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SIFSIX-2-Cu-i】杂化柱状方网格材料中的水蒸气吸附
【SIFSIX-2-Cu-i】杂化柱状方网格材料中的水蒸气吸附
摘要:
作者研究四种原始立方(pcu)柱状方网格材料(SIFSIX-1-Cu、SIFSIX-2-Cu-i、SIFSIX-3-Ni、SIFSIX-14-Cu-i)的水蒸气吸附特性。前三者在40%-50%相对湿度下呈负吸附,源于水诱导的从多孔pcu拓扑到无孔sql或sql-c*拓扑的相变;SIFSIX-1-Cu相变不可逆,SIFSIX-3-Ni可加热再生;SIFSIX-2-Cu-i呈V型等温线且无相变,长期暴露于湿热环境仍保结构和气体吸附性能,其水解稳定性为设计稳定多孔材料提供思路。

研究背景:
1.行业问题和研究现状:金属有机材料(MOMs)等因模块化特性在分离、存储等领域潜力大,但水蒸气易影响其性能与稳定性;目前对MOMs尤其是杂化超微孔材料(HUMs)的水蒸气吸附研究不足,制约实际应用。
2.本文创新:首次对四种含六氟硅酸盐(SIFSIX)阴离子的HUMs进行动态水蒸气吸附(DVS)研究,探究配位键和晶体堆积细微变化对水解稳定性及水蒸气吸附的影响,还研究新HUM(SIFSIX-14-Cu-i)的水蒸气吸附效应。
实验部分:
1.材料合成:SIFSIX-1-Cu、SIFSIX-2-Cu-i、SIFSIX-3-Ni按文献方法合成活化;SIFSIX-14-Cu-i批量合成:250ml瓶中,0.3mmol六氟硅酸铜与0.6mmol4,4'-偶氮吡啶溶于15ml甲醇,120℃烘箱1小时得棕色微晶,冷却后加15ml甲醇收集,用干燥甲醇洗涤至溶剂澄清;单晶合成:试管中依次加7.5ml含17.8mg六氟硅酸铜的乙二醇溶液、3ml去离子水缓冲层、7.5ml含31.8mg4,4'-偶氮吡啶的甲醇溶液,封口膜密封,一周后得晶体。
2.稳定性实验:将样品暴露于40℃、75%相对湿度环境,1、7、14天后测粉末X射线衍射(PXRD)和孔隙率;SIFSIX-3-Ni循环实验:暴露于40℃、75%相对湿度24小时相变,80℃真空加热16小时再生,重复10次,测298K CO₂吸附等温线。
3.动态水蒸气吸附实验:298K下用真空DVS仪器,样品真空活化后,从真空到90%相对湿度测吸附等温线,记录质量变化,如SIFSIX-2-Cu-i在90%相对湿度吸附14.61mmol/g水。
分析测试:
1.X射线衍射(XRD):SIFSIX-2-Cu-i在湿热环境14天,PXRD图谱相似,仅半高宽略增;SIFSIX-1-Cu、SIFSIX-14-Cu-i相变后PXRD证实为sql-c*拓扑;SIFSIX-3-Ni前体XRD拟合得正交Pbnn空间群,单元参数a=18.583(10)Å、b=13.173(8)Å、c=9.266(3)Å。
2.热重分析(TGA):N₂氛围下350℃内,SIFSIX-1-Cu、其sql-c*相、SIFSIX-2-Cu-i、SIFSIX-3-Ni、其sql相、SIFSIX-14-Cu-i、其sql-c*相分解温度分别约220℃、220℃、225℃、264℃、249℃、209.3℃、163.2℃;SIFSIX-3-Ni前体含4-5个水分子。
3.气体吸附分析:SIFSIX-2-Cu-i在湿热环境14天,77K N₂等温线相似;SIFSIX-3-Ni循环10次后,298K CO₂吸附等温线与原始一致;揭示SIFSIX-2-Cu-i水解稳定,SIFSIX-3-Ni可循环使用。

总结:
1.主要研究结果:明确四种材料水蒸气吸附特性及相变规律,SIFSIX-2-Cu-i湿热稳定,SIFSIX-3-Ni可再生。
2.创新突破:首次发现三种材料水蒸气负吸附及相变机制,揭示有机 linker化学差异对材料稳定性的影响。
3.潜在意义:为设计工业适用的稳定多孔材料提供依据,SIFSIX-2-Cu-i或可用于实际分离等场景。
Water Vapor Sorption in Hybrid Pillared Square Grid Materials
文章作者:Daniel O’Nolan, Amrit Kumar, Michael J. Zaworotko*
DOI:10.1021/jacs.7b01682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jacs.7b01682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