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86-21-51987688
首页 > 行业动态 > 【SIFSIX-2-Cu-i】无机阴离子柱撑杂化多孔材料中超高选择性二氧化硫吸附
【SIFSIX-2-Cu-i】无机阴离子柱撑杂化多孔材料中超高选择性二氧化硫吸附
摘要:
高效捕获二氧化硫对烟气脱硫等气体净化意义重大,但设计高吸附容量与选择性的多孔材料仍具挑战。本文通过调控无机阴离子(SiF₆²⁻)柱撑金属有机框架(SIFSIX系列)的孔化学与孔径,借助主客体及客体-客体协同作用实现二氧化硫的选择性识别与密集堆积。DFT计算与X射线衍射验证,材料通过Sδ⁺…Fδ⁻静电作用和Oδ⁻…Hδ⁺ dipole-dipole作用结合二氧化硫,SIFSIX-1-Cu在1.01 bar下二氧化硫吸附量达11.01 mmol/g,SIFSIX-2-Cu-i在0.002 bar下达2.31 mmol/g,且二氧化硫/二氧化碳选择性86-89、二氧化硫/氮气选择性1285-3145,突破实验证实其低浓度二氧化硫去除性能。
 
研究背景:
1.行业问题和研究现状:二氧化硫排放污染环境且毒化催化剂,传统脱硫技术能耗高、难深度脱硫;现有MOF材料对二氧化硫吸附研究少,低浓度吸附性能不足,且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酸性相近,低浓度下分离难。
2.本文创新:首次利用SIFSIX系列材料,通过调控孔化学(SiF₆²⁻提供结合位点)与孔径,形成二氧化硫“簇”,实现高容量与高选择性吸附;阐明主客体、客体-客体协同作用机制,解决低浓度二氧化硫分离难题。
 
实验部分:
1.材料合成:合成5种SIFSIX材料,如SIFSIX-1-Cu是将4,4'-联吡啶溶于乙二醇,加氟硼酸铜与六氟硅酸铵水溶液,65℃搅拌3h,过滤洗涤后甲醇交换3天。
2.气体吸附实验:用自制装置测273K、298K下二氧化硫吸附等温线(低浓度用二氧化硫/氮气混合气,1bar用纯二氧化硫),如SIFSIX-1-Cu 298K、1.01bar下吸附量11.01 mmol/g。
3.突破实验:不锈钢柱装填材料(如SIFSIX-2-Cu-i 0.21g),He吹扫后通2000ppm二氧化硫/氮气或二氧化硫/二氧化碳混合气,GC-TCD监测,SIFSIX-2-Cu-i二氧化硫突破时间1800 min/g。
 
分析测试:
1.XRD与Rietveld精修:岛津XRD-6000(Cu Kα,λ=1.540598Å)测2θ=3-60°,精修显示SIFSIX-2-Cu-i中S…F距离2.52Å,S…O距离3.2Å,证实二氧化硫结合方式。
2.DFT计算:Quantum-Espresso软件,PBE泛函,SIFSIX-1-Cu中二氧化硫吸附能50.3 kJ/mol,SIFSIX-2-Cu-i中50.2 kJ/mol,均高于二氧化碳吸附能。
3.IAST选择性计算:基于吸附等温线,SIFSIX-2-Cu-i二氧化硫/二氧化碳选择性86-89,SIFSIX-1-Cu二氧化硫/氮气选择性2510-3145,揭示材料高分离性能。
4.稳定性测试:75%湿度暴露后,SIFSIX-2-Cu-i BET从630 m²/g降至620 m²/g,XRD峰不变;6次循环突破实验后性能无衰减,证明稳定性。
 
总结:
1.主要研究结果:SIFSIX系列材料实现高容量、高选择性二氧化硫吸附,突破实验证实低浓度去除效果,材料循环稳定。
2.创新突破:首次实现二氧化硫“簇”密集堆积,阐明协同作用机制,突破低浓度二氧化硫分离瓶颈。
3.潜在意义:为烟气脱硫等提供高效材料,为其他气体分离多孔材料设计提供思路。
 
Ultrahigh and Selective SO₂ Uptake in Inorganic Anion-Pillared Hybrid Porous Materials
文章作者:Xili Cui, Qiwei Yang, Lifeng Yang, Rajamani Krishna, Zhiguo Zhang, Zongbi Bao, Hui Wu, Qilong Ren, Wei Zhou, Banglin Chen, Huabin Xing
DOI:10.1002/adma.201606929
文章链接: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adma.201606929
 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