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NbOFFIVE-1-Ni】利用阴离子柱撑超微孔材料高效脱除丙烯中的丙炔
【NbOFFIVE-1-Ni】利用阴离子柱撑超微孔材料高效脱除丙烯中的丙炔
摘要:
丙烯(C₃H₆)生产中需脱除微量丙炔(C₃H₄)以获聚合级产品,但其结构相似、C₃H₄浓度极低,分离难度大。本文首次报道含SiF₆²⁻(SIFSIX)、NbOF₅²⁻(NbOFFIVE)的阴离子柱撑杂化超微孔材料,可高效选择性捕获C₃H₄。其中吡嗪基超微孔材料通过0.1-0.5Å尺度调控孔形与功能位点,实现单分子捕获C₃H₄,在3000ppm超低浓度下C₃H₄吸附量达2.65mmol/g,298K时对C₃H₆选择性超250,X射线衍射与建模验证了结合模式,穿透实验证实其脱除低浓度C₃H₄性能优异。

研究背景:
1.行业问题和研究现状:丙烯是重要烯烃原料,2013年产量达8500万吨,但生产中含1000-2000ppm丙炔,需降至5ppm以下。因二者结构、分子尺寸相似(C₃H₄:4.16×4.01×6.51ų;C₃H₆:5.25×4.16×6.44ų)且C₃H₄浓度低,分离难。过去半个世纪,工业主要用贵金属催化加氢脱除,能耗高,现有分离材料难满足需求。
2.本文创新:金属有机框架(MOFs)等多孔材料可调孔结构与表面功能,本文首次将阴离子柱撑超微孔材料用于C₃H₄/C₃H₆分离,通过精准调控孔空间与阴离子几何排布,构建单分子捕获剂,实现高效低能耗分离。
实验部分:
1.材料合成:合成SIFSIX-1-Cu(配体4,4'-联吡啶)、互穿结构SIFSIX-2-Cu-i(配体4,4-二吡啶基乙炔)、SIFSIX-3-Ni(配体吡嗪),及SIFSIX-3-Zn、NbOFFIVE-1-Ni,方法参考已有文献。
2.气体吸附等温线测定:用ASAP 2050分析仪,在273-313K测定材料对C₃H₄、C₃H₆吸附等温线。SIFSIX-1-Cu、SIFSIX-2-Cu-i室温 evacuation至压力<7µm Hg,SIFSIX-3-Zn等在100℃、压力<6µm Hg下脱气15h。结果显示SIFSIX-3-Ni在700ppm时C₃H₄吸附量2.0mmol/g,1bar时达2.98mmol/g(约1.07个C₃H₄/单胞)。
3.穿透实验:用4.6mm×50mm不锈钢柱,装填不同质量材料(SIFSIX-1-Cu 0.23g等),He purge 12h后通入C₃H₄/C₃H₆混合气(0.1/99.9或1/99,v/v),GC-2010 Plus检测出口气体。SIFSIX-3-Ni对0.1/99.9混合气中C₃H₄保留时间380min,出口C₃H₄浓度385min内<2ppm。
分析测试:
1.X射线衍射(PXRD):测定C₃H₄负载SIFSIX-3-Ni晶体结构,证实单分子捕获模式,1个SIFSIX-3-Ni单胞通过C≡Hδ⁺…Fδ⁻(~4.0Å)、C-Hδ⁺…Fδ⁻(2.48-3.21Å)及范德华力结合1个C₃H₄分子,静态吸附能82.9kJ/mol。
2.密度泛函理论(DFT-D)计算:用CASTEP程序,GGA-PBE泛函,截断能544eV,2×2×4k点网格。计算得SIFSIX-3-Ni对C₃H₄结合能82.9kJ/mol,C₃H₆为56.3kJ/mol;SIFSIX-1-Cu中C₃H₄结合能58.4-62.1kJ/mol,且结构具柔性。
3.吸附热(Qst)与IAST选择性计算:用克劳修斯-克拉佩龙方程算Qst,SIFSIX-3-Ni对C₃H₄的Qst达68kJ/mol。IAST计算显示,SIFSIX-3-Ni、NbOFFIVE-1-Ni对C₃H₄/C₃H₆选择性分别为290、360,超ELM-12(89)。
总结:
1.主要研究结果:开发阴离子柱撑超微孔材料,SIFSIX-3-Ni超低浓度下C₃H₄吸附量高、选择性好,穿透实验表现优异,材料循环稳定性与湿度稳定性佳。
2.创新突破:首次将阴离子柱撑材料用于该分离,构建单分子捕获剂,实现0.1-0.5Å尺度精准调控孔结构。
3.潜在意义:为低能耗气体分离提供新思路,指导新型分离材料设计,推动丙烯纯化技术发展。
A Single-Molecule Propyne Trap: Highly Efficient Removal of Propyne from Propylene with Anion-Pillared Ultramicroporous Materials
文章作者:Lifeng Yang, Xili Cui, Qiwei Yang, Siheng Qian, Hui Wu, Zongbi Bao, Zhiguo Zhang, Qilong Ren, Wei Zhou, Banglin Chen, Huabin Xing*
DOI:10.1002/adma.201705374
文章链接: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adma.201705374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