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Fe-MIL-101】铁基金属有机框架对四环素的高效吸附与光催化降解协同作用
【Fe-MIL-101】铁基金属有机框架对四环素的高效吸附与光催化降解协同作用
摘要:
本文对比了Fe-MIL-101、Fe-MIL-100和Fe-MIL-53三种铁基金属有机框架(MOFs)对四环素的去除性能。结果显示,初始四环素浓度为50mg/L时,Fe-MIL-101去除率达96.6%,远高于Fe-MIL-100(57.4%)和Fe-MIL-53(40.6%)。研究了投加量、吸附时间和初始浓度的影响,发现随时间增加效果提升,Fe-MIL-101最佳投加量为0.5g/L,且初始浓度升高去除率下降。捕获实验和ESR测试表明,O₂⁻、·OH和h⁺是主要活性物种,Fe-MIL-101因高效且易合成,有望成为降解抗生素的潜在催化剂。

研究背景:
1.行业问题和研究现状:四环素广泛使用导致环境污染,易引发抗药性病菌,威胁健康与生态。现有去除方法包括吸附、生物降解等,其中光催化降解因高效、低成本等优势受关注。金属有机框架(MOFs)在吸附和光催化领域应用广泛,但铁基MOFs降解四环素的研究尚未开展。
2.本文创新:首次研究三种铁基MOFs(Fe-MIL-101、Fe-MIL-100、Fe-MIL-53)对四环素的去除效果,对比其吸附和光催化性能,探究作用机制,为抗生素处理提供新方向。

实验部分:
1.材料制备:采用水热法合成三种Fe-MILs。Fe-MIL-101:将FeCl₃·6H₂O与H₂BDC溶于DMF,110℃反应20h,纯化后活化;Fe-MIL-53:等摩尔FeCl₃·6H₂O与H₂BDC溶于DMF,150℃反应12h,纯化干燥;Fe-MIL-100:Fe(NO₃)₃·9H₂O与H₃BTC溶于水,加氢氟酸,160℃反应12h,洗涤干燥。
2.吸附实验:在200mL反应器中,将50mg Fe-MILs加入100mL 50mg/L四环素溶液,暗处搅拌120min,定时取样分析。结果显示,Fe-MIL-53 10min达吸附平衡,Fe-MIL-100需60min,Fe-MIL-101需40min。
3.光催化实验:吸附平衡后,在300W氙灯(λ>420nm)下光照3h,50mg/L四环素溶液中,Fe-MIL-101 3h总去除率96.6%,Fe-MIL-100和Fe-MIL-53分别为57.4%和40.6%。循环实验显示,Fe-MIL-101经3次循环性能无明显下降。
分析测试:
1.结构表征:XRD证实三种Fe-MILs晶相纯净;SEM显示Fe-MIL-101为规则八面体(约500nm),Fe-MIL-100为颗粒聚集(500nm-1μm),Fe-MIL-53呈棒状束(直径约80μm);XPS表明Fe-MIL-101含Fe、C、O元素,Fe以Fe³⁺形式存在。
2.吸附性能分析:BET测试显示,Fe-MIL-101、Fe-MIL-100、Fe-MIL-53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52.59、1203.36、21.42m²/g,孔体积分别为0.86、0.34、0.04cm³/g,孔径分别为25.74、2.27、4.60nm。吸附等温线显示,Fe-MIL-101符合Freundlich模型(n=1.717,R²=0.9871),Fe-MIL-100和Fe-MIL-53符合Langmuir模型;动力学符合伪二级模型(R²>0.999),表明以化学吸附为主。
3.光催化性能分析:UV-Vis显示Fe-MIL-101可见光吸收最强,带隙1.88eV;ESR和捕获实验证实O₂⁻、·OH和h⁺为主要活性物种,光催化动力学符合伪一级模型,Fe-MIL-101速率常数最高(1.63×10⁻²min⁻¹)。

总结:
1.主要研究结果:Fe-MIL-101对四环素去除效果最佳,吸附和光催化性能优异,最佳投加量0.5g/L,初始浓度升高去除率下降,具有良好稳定性和 recyclability。
2.创新突破:首次系统研究铁基MOFs对四环素的去除,明确其作用机制,发现Fe-MIL-101的高效性与结构、光学特性相关。
3.潜在意义:为四环素及其他难降解抗生素的处理提供高效材料和理论依据,拓展铁基MOFs的应用领域。
Simultaneously efficient adsorption an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by Fe-based MOFs
文章作者:Dongbo Wang, Feiyue Jia, Hou Wang, Fei Chen, Ying Fang, Wenbo Dong, Guangming Zeng, Xiaoming Li, Qi Yang, Xingzhong Yuan
DOI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jcis.2018.02.067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021979718302224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