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86-21-51987688
首页 > 行业动态 > 功能化MIL-53(Fe)作为高效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
功能化MIL-53(Fe)作为高效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
摘要:
本文合成了MIL-53(Fe)NH₂-MIL-53(Fe)NO₂-MIL-53(Fe)Br-MIL-53(Fe)等多孔金属有机框架,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四环素(TCN)。结果显示,功能化MIL-53(Fe)吸附性能优于原始MIL-53(Fe),其中Br-MIL-53(Fe)最大吸附容量达309.6 mg/g。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模型,等温线符合朗缪尔模型,吸附过程自发且吸热,功能化MIL-53(Fe)可循环使用,还探讨了吸附机理。
 
研究背景:
行业问题和研究现状:抗生素滥用导致环境污染,现有去除方法存在二次污染、效率低等问题;吸附法优势明显,但现有吸附材料在效率、选择性和稳定性上不足,MOFs虽有潜力但需改进。
本文创新: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合成含-NH₂、-NO₂、-Br的功能化MIL-53(Fe),提升对TCN的吸附性能,探讨机理,为废水处理提供策略。
 
实验部分:
合成吸附剂:采用溶剂热法,将FeCl₃·6H₂O与不同配体(H₂BDC、2-NH₂-H₂BDC等)在DMF中混合,170℃反应24h,洗涤干燥得MIL-53(Fe)系列。
吸附实验:批量吸附,测不同接触时间、浓度、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,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TCN浓度,计算吸附容量。
影响因素实验:研究初始pH、共存离子、腐殖酸对吸附性能的影响,以及吸附剂的再生性。
 
分析测试:
表征:SEM显示功能化MIL-53(Fe)形貌不同;XRD表明功能化后骨架结构未变;FTIR证实官能团存在;BET测得MIL-53(Fe)等的比表面积分别为52.18、65.64、30.01、39.75 m²/g,孔径分别为8.81、3.80、4.85、4.07 nm。
性能测试:动力学拟合伪二级模型,平衡吸附容量55.7-94.5 mg/g;等温线拟合朗缪尔模型,最大容量247.7-309.6 mg/g;热力学显示ΔG为负,ΔH为正,过程自发吸热。
机理: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,涉及π-π作用、氢键、酸碱作用等,Br-MIL-53(Fe)因呼吸特性表现最佳。
 

总结:
主要结果:功能化MIL-53(Fe)吸附TCN性能优异,Br-MIL-53(Fe)最佳,可循环使用。
创新突破:功能化修饰提升吸附性能,明确多种作用机理。
潜在意义:为抗生素废水处理提供高效吸附剂和新思路。
 
Functionalized MIL-53(Fe) as efficient adsorbents for removal of tetracycline antibiotics from aqueous solution
文章作者:Jun Yu, Weiping Xiong, Xin Li, Zhaohui Yang, Jiao Cao, Meiying Jia, Rui Xu, Yanru Zhang
DOI:10.1016/j.micromeso.2019.109642
文章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micromeso.2019.109642
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