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MOF储氢】: 探索具有1,2,4-间苯二甲酸三唑酯和苯甲酸酯连接体的缺陷工程金属-有机框架
【MOF储氢】: 探索具有1,2,4-间苯二甲酸三唑酯和苯甲酸酯连接体的缺陷工程金属-有机框架
摘要:
Universität Leipzig Harald Krautscheid老师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Inorg. Chem. 2024)中报道了具有配位不饱和位点(CUSs)的缺陷工程化金属-有机框架(DEMOFs)的合成和表征,这些CUSs用于气体吸附、催化和分离。作者采用混合连接体方法在MOFs的Cu2-桨轮单元中引入缺陷,通过替换高达7%的3-甲基-三唑基异酞酸盐连接体(1L2−)为“缺陷连接体”3-甲基-三唑基m-苯甲酸盐(2L−),导致未配位的赤道位点。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(PXRD)、红外(IR)和拉曼(Raman)分析,确定了DEMOFs的晶体纯度和结晶性,同时1H NMR和高效液相色谱(HPLC)确定了缺陷连接体的浓度。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和连续波电子顺磁共振(cw EPR)光谱分析提供了缺陷位点局部结构和电荷平衡的见解,表明存在两种类型的缺陷。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缺陷连接体的引入,观察到CuI浓度的增加,与吸附热(ΔHads)的升高相关。总体而言,这种方法为通过整合缺陷连接体在MOFs中创造和演化CUSs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。

研究背景:
1. 金属-有机框架(MOFs)作为一类多孔材料,在过去25年中引起了持续关注。这些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、可调节的孔隙性和配位空间的功能化潜力,使其成为气体存储、分子分离、异质催化和传感等领域的优越候选材料。然而,MOFs的带隙、电导率、气体吸附和催化特性的调控仍然是一个挑战。
2. 已有研究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,控制结构缺陷的引入可以积极影响MOFs的物理和化学特性。这些缺陷可能是由于缺少金属节点或连接体,导致局部框架的规律性被破坏。
3. 作者采用混合连接体方法,在Cu2-桨轮单元中引入缺陷,通过替换部分连接体为缺陷连接体,生成未配位的赤道位点,从而在MOFs中创造CUSs。这种方法为调控MOFs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新的策略。

实验部分:
1. 合成缺陷工程化MOFs (DEMOFs):
- 实验中合成了DEMOFs,通过将3-甲基-三唑基异酞酸盐(1L2−)与3-甲基-三唑基m-苯甲酸盐(2L−)作为“缺陷连接体”混合,以引入Cu2-桨轮单元的缺陷。
- 在合成过程中,将高达24%的常规连接体H2 1L替换为缺陷连接体H2L,同时保持CuII:配体的摩尔比为1:1。
2. 粉末X射线衍射(PXRD)分析:
- 使用PXRD对DEMOFs样品进行了表征,结果与原始MOF(ReMOF)的模拟图案一致,表明DEMOFs保持了相纯度和结晶性。
- 随着2L−浓度的增加,观察到衍射峰变宽和强度降低,这表明了结构不规则性导致的缺陷形成。
3.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和拉曼光谱分析:
- 对样品进行FTIR和拉曼光谱分析,以探究缺陷连接体2L−引入对MOFs结构的影响。
- 观察到与ReMOF相比,DEMOFs的FTIR和拉曼光谱出现了小的红移和峰宽增加,这归因于2L−连接体的缺陷引入。
4. 1H NMR和高效液相色谱(HPLC)分析:
- 利用1H NMR和HPLC确定DEMOFs中缺陷连接体2L−的含量。
- 发现实际并入框架中的2L−量低于反应混合物中最初引入的量,并且摩尔比随着合成过程中连接体比例的增加而几乎线性增加。
5.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分析:
- 采用XPS分析了ReMOF和DEMOF样品中不同氧化态Cu原子(CuI和CuII)的存在。
- XPS光谱显示随着缺陷连接体的引入,CuI的相对含量增加。
6. 连续波电子顺磁共振(cw EPR)光谱分析:
- 使用cw EPR光谱分析研究了DEMOF样品中缺陷位点的局部结构和电子变化。
- 发现随着缺陷连接体2L−的引入,CuII−CuI桨轮单元的数量增加,导致更多的配位不饱和位点(CUSs)。
7. 氢气吸附实验及吸附热(ΔHads)的测定:
- 在67、77和87 K的不同温度下进行了氢气吸附实验,以确定ΔHads。
- DEMOFs表现出比ReMOF更高的ΔHads,表明缺陷引入增强了MOFs与吸附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。
分析测试:
1. 粉末X射线衍射(PXRD):
- PXRD结果显示DEMOFs与ReMOF相比,衍射峰变宽,强度降低,表明了缺陷的存在和结构的微应变。
2.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和拉曼光谱:
- FTIR和拉曼光谱分析揭示了由于缺陷连接体2L−的引入,MOFs结构中出现了微小的变化和缺陷。
3. 1H NMR和HPLC分析:
- 1H NMR和HPLC分析精确定量了DEMOFs中缺陷连接体2L−的含量,结果一致性表明分析方法的可靠性。
4.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:
- XPS分析揭示了DEMOFs中CuI和CuII氧化态的相对比例,以及随缺陷连接体引入而增加的CuI含量。
5. 连续波电子顺磁共振(cw EPR):
- cw EPR提供了关于DEMOFs中缺陷位点的详细信息,特别是CuII−CuI桨轮单元的形成。
6. 氢气吸附实验:
- 氢气吸附实验结果显示,DEMOFs相比于ReMOF展现出更高的吸附热,这与通过XPS和EPR观察到的缺陷浓度增加相一致。
7. 比表面和孔径分析:
- 文献中未明确提供比表面和孔径的具体数值,但通过吸附实验和ΔHads的测定,可以推断DEMOFs具有增强的孔隙特性和比表面。
8. 电导率测试:
- 文献中未提及电导率测试,因此无法提供这方面的信息。
总结:
本文通过混合连接体方法成功合成了具有不同浓度缺陷连接体的DEMOFs。通过一系列分析测试,包括PXRD、IR、Raman、1H NMR、HPLC、XPS和cw EPR,详细表征了DEMOFs的结构和缺陷特性。氢气吸附实验表明,缺陷连接体的引入增强了MOFs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热。这些发现为通过控制缺陷工程化来调控MOFs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新的策略。



展望:
1. 本文主要关注了氢气吸附,可进一步扩展到其他气体的吸附研究。
2. 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缺陷对MOFs性能的影响,以及如何通过缺陷工程化来优化MOFs的催化性能。
3. 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DEMOFs在长期循环使用中的性能变化,以及如何通过后合成处理来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和性能。
Exploring Defect-Engineered Metal–Organic Frameworks with 1,2,4-Triazolyl Isophthalate and Benzoate Linkers
文章作者:Sibo Chetry, Muhammad Fernadi Lukman, Volodymyr Bon, Rico Warias, Daniel Fuhrmann, Jens Möllmer, Detlev Belder, Chinnakonda S. Gopinath, Stefan Kaskel, Andreas Pöppl, and Harald Krautscheid*
DOI:10.1021/acs.inorgchem.4c01589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acs.inorgchem.4c01589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