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86-21-51987688
首页 > 行业动态 > 【UIO-66晶格缺陷】:高度缺陷的超小型四价MOF纳米晶体
【UIO-66晶格缺陷】:高度缺陷的超小型四价MOF纳米晶体
摘要:
本篇文章(Nat Commun 2024, 15, 3434)中报道了一种可持续的策略,用于设计具有高度缺陷和超小型(4-6纳米)的四价金属有机框架(MOFs)晶体。这些晶体表现出约35%的缺失连接体,通过先进的表征技术揭示了晶体生长机制和缺陷的性质。这些超小型纳米MOFs在肽水解反应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,包括高反应性、选择性、扩散性、稳定性,并且仅通过改变反应溶剂就能实现肽键形成的可调反应性和选择性。因此,这些高度缺陷的超小型M(IV)-MOFs颗粒为开发具有双重功能的异质MOF催化剂开辟了新的视角。
 
研究背景:
1. 在催化、光学、生物学和工程等领域,晶体无机材料的尺寸和缺陷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。特别是在催化领域,材料的尺寸和缺陷往往会导致性能的增强或新特性的出现。
2. 以往的研究通过调节化学策略来调控MOFs的尺寸和缺陷,但未能同时实现最小化尺寸和最大化缺陷。
3. 作者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可持续策略,成功制备了高度缺陷和超小型的四价MOFs晶体。通过精确控制晶体生长机制,实现了在保持高缺陷含量的同时减小MOFs的尺寸。
 
实验部分:
1. 合成超小型UiO-66(Zr)纳米晶体:
-操作: 使用醋酸封顶的Zr6氧簇与醋酸混合,加入水、乙醇和1,4-苯二甲酸(BDC),室温下搅拌2小时。
-结果: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观察,纳米晶体尺寸为40±7纳米,与Scherrer方程计算的尺寸(44纳米)相近。
2. 控制纳米晶体尺寸:
-操作: 通过逐步增加乙醇的体积(20, 40, 80 mL)来稀释反应介质,从而提高1,4-BDC配体的溶解度。
-结果: 随着乙醇体积的增加,纳米晶体尺寸显著减小,PXRD图案显示出长程有序性的显著降低。
3. 合成高度缺陷的超小型UiO-66纳米晶体:
-操作: 使用80 mL乙醇进行合成,通过旋转蒸发至约10 mL,然后进行离心和洗涤。
-结果: 合成了4-6纳米尺寸的UiO-66纳米晶体,具有高度缺陷(约35%缺失连接体)。
4. 表征纳米晶体的结构和缺陷:
-操作: 使用PXRD、FTIR、TGA、HRTEM和原位FTIR光谱等技术对纳米晶体进行表征。
-结果: 确认了缺失连接体缺陷的存在,并通过FTIR光谱观察到与缺陷相关的路易斯酸性位点。
 5. 催化性能评估:
-操作: 使用HD-US-UiO-66-NH2纳米MOF作为催化剂,进行甘氨酰甘氨酸(GG)的水解反应。
-结果: 表现出比传统UiO-66-NH2纳米粒子高三倍的反应活性。
 6.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性测试:
-操作: 在五个连续的反应周期中测试HD-US-UiO-66-NH2的循环利用性。
-结果: 在第四个周期后活性略有下降,但整体循环利用性良好。
 7. 催化特异性研究:
-操作: 通过改变纳米MOFs的尺寸,研究其对GG水解产物特异性的影响。
-结果: HD-US-UiO-66-NH2表现出更高的选择性,主要生成水解产物G而非环状GG。
 
分析测试:
1. 结构表征
-PXRD: 确认了UiO-66的晶体结构,未观察到缺失簇缺陷的特征峰。
-TEM和HRTEM: 观察到4-6纳米尺寸的纳米晶体,显示出清晰的晶格平面。
2. 热重分析(TGA)
-结果: 40纳米UiO-66纳米MOF显示出较低的配体与金属比(linker: Zr6 = 3.96:1),表明高缺失连接体含量。
3. 比表面积和孔隙特性
-77K氮气吸附: 显示出I型等温线,具有极高的氮气容量(404 cm3/g)和比表面积(1617 m2/g)。
4. 红外光谱(FTIR)
-结果: 未检测到未配位的羧酸残留基团,表明存在连接体缺陷而非缺失氧簇。
5. 原位FTIR光谱
-结果: 观察到与不同路易斯和布朗斯特酸性位点相关的CD3CN化学吸附振动带,表明了MOF中缺陷位点的路易斯酸性。
6. 动态光散射(DLS)和时间分辨动态光散射(TD-DLS)
-结果: 揭示了HD-US-UiO-66纳米晶体的生长动力学,表明晶体生长遵循生长主导过程。
7. 选择性实验
-操作: 通过改变反应溶剂,研究纳米MOFs在肽键形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。
-结果: HD-US-UiO-66和HD-US-UiO-66-NH2均显示出促进酰胺键形成的催化活性,但HD-US-UiO-66展现出更高的反应性。
 
总结:
本文通过一种可持续的合成策略,成功制备了具有高度缺陷和超小型尺寸的UiO-66基MOFs纳米晶体。这些纳米晶体在肽水解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,包括高反应性、选择性、扩散性和稳定性。此外,通过改变反应溶剂,可以实现肽键形成的可调反应性和选择性。这些发现为开发具有双重功能的异质MOF催化剂提供了新的视角,并为MOFs在催化、传感、光学设备和纳米医学配方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。
 


展望:
1. 进一步研究不同缺陷类型对催化性能的具体影响,以及如何精确调控缺陷类型。
2. 探索这些超小型纳米MOFs在其他类型催化反应中的应用,以及它们在实际工业过程中的可行性。
3. 研究纳米缺陷MOFs的长期稳定性,特别是在连续催化循环中的性能维持。
 
Highly defective ultra-small tetravalent MOF nanocrystals
文章作者:Shan Dai, Charlotte Simms, Gilles Patriarche, Marco Daturi, Antoine Tissot, Tatjana N. Parac-Vogt & Christian Serre
DOI:10.1038/s41467-024-47426-x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467-024-47426-x

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