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微孔PCN-250框架中异常的湿度增强CO₂捕获现象
微孔PCN-250框架中异常的湿度增强CO₂捕获现象
摘要:
华南理工大学夏启斌等在本文ACS Appl. Mater. Interfaces 2018, 10, 44研究了两种铁基MOF材料PCN-250(Fe₃)和PCN-250(Fe₂Co)在潮湿条件下的CO₂吸附行为,发现二者存在异常的湿度增强CO₂吸附现象。在动态捕获CO₂/N₂(15:85)混合气体时,H₂O分子显著提高了CO₂吸附量。PCN-250(Fe₃)在50%相对湿度下CO₂吸附量从1.18增至1.82 mmol/g,增幅54.2%;PCN-250(Fe₂Co)从1.32增至2.23 mmol/g,增幅68.9%。即使在90%相对湿度下,二者仍有43.7%和70.2%的增幅。分子模拟表明框架中的羟基官能团(μ₃-O)起关键作用,且Co²⁺部分取代Fe³⁺显著提升了吸附容量和选择性。该材料稳定性和循环性优异,为潮湿条件下CO₂捕获提供了新范式。

研究背景:
1. 行业问题和研究现状:多数MOFs对湿度敏感,潮湿条件下因H₂O竞争吸附导致CO₂捕获性能下降,现有 moisture-stable MOFs(如ZIF-8、UiO-66)吸附性能不足,能在高湿度下增强CO₂吸附的MOFs极少。
2. 本文创新:研究铁基PCN-250框架,发现其在高湿度下具有湿度增强CO₂吸附特性,通过Co²⁺部分取代Fe³⁺提升性能,揭示羟基官能团与H₂O的协同作用机制。
实验部分:
1. 合成金属簇:将CH₃COONa分别与Fe(NO₃)₃·9H₂O、Fe(NO₃)₃·9H₂O和Co(NO₃)₂·6H₂O反应,制得Fe₃(μ₃-O)(CH₃COO)₆和Fe₂Co(μ₃-O)(CH₃COO)₆簇。
2. 合成MOFs:将H₄ABTC与上述金属簇在DMF和CH₃COOH中140℃溶剂热反应12小时,经溶剂交换和活化处理得PCN-250(Fe₃)和PCN-250(Fe₂Co)。
3. 吸附性能测试:测定273K和298K下CO₂、CH₄、N₂的静态吸附等温线;在不同湿度下动态吸附模拟烟气(CO₂/N₂=15:85),评估湿度影响。
分析测试:
1. 结构表征:PXRD证实两种MOFs结构完整,Fe₂Co取代未破坏框架;BET表面积分别为1470、1653 m²/g,微孔体积0.506、0.573 cm³/g。
2. 热稳定性:TGA显示二者在400℃以下稳定,Fe₂Co热稳定性略低。
3. 吸附性能:298K、100kPa下,CO₂吸附量分别为3.02、3.87 mmol/g;50%湿度下动态吸附CO₂量1.82、2.23 mmol/g,选择性CO₂/N₂达40/47、CO₂/CH₄达7/11。
4. 机理:分子模拟表明μ₃-O与H₂O作用形成“钳式效应”,增强CO₂吸附,Co²⁺引入增强与CO₂的相互作用。


总结:
1. 主要研究结果:PCN-250材料在潮湿条件下CO₂吸附量显著提升,稳定性和循环性优异。
2. 创新突破:发现湿度增强CO₂吸附现象,揭示羟基官能团作用机制,Co²⁺取代提升性能。
3. 潜在意义:为潮湿烟气中CO₂捕获提供高效材料和设计思路。
Unusual Moisture-enhanced CO₂ Capture within Microporous PCN-250 Frameworks
文章作者:Yongwei Chen, Zhiwei Qiao, Jiali Huang, Houxiao Wu, Jing Xiao, Qibin Xia, Hongxia Xi, Jun Hu, Jian Zhou, Zhong Li
DOI:10.1021/acsami.8b14400
文章链接:http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acsami.8b14400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