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86-21-51987688
首页 > 行业动态 > MIL-100(Fe)的可持续制备及其在水中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
MIL-100(Fe)的可持续制备及其在水中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
摘要:
本文报道了一种可持续的MIL-100(Fe)制备方法,该方法在室温下进行,耗时短,无需腐蚀性酸,且洗涤过程也在室温完成。通过对比以Fe(II)和Fe(III)为源制备的材料发现,前者生成结晶态MIL-100(Fe)-RT,后者生成半无定形Fe-BTC-RT。两种材料在紫外和太阳光下对甲基橙的降解测试显示,MIL-100(Fe)-RT活性显著,而Fe-BTC-RT几乎无活性,差异源于前者更大的孔结构可容纳甲基橙分子。
 
研究背景:
1.行业问题:传统MIL-100(Fe)合成需150℃反应6天,使用HF和HNO₃(体系pH<1),且需80℃水洗3小时,存在高能耗、高污染及设备腐蚀问题,限制工业化。
2.现有方案:部分研究尝试优化,如无HF合成(微波辅助130℃反应6分钟)或95℃加热12小时,但仍依赖高温,未实现完全可持续。
3.本文创新:提出全室温合成路线,以水为溶剂,无需腐蚀性酸,24小时即可完成;通过铁源氧化态(Fe(II) vs Fe(III))调控结构,Fe(II)生成结晶态MIL-100(Fe)-RT,Fe(III)生成半无定形Fe-BTC-RT。
 
实验部分:
1.MIL-100(Fe)-RT的制备:步骤为制备溶液1(1.676 g H₃BTC溶于23.72 g 1M NaOH水溶液,pH≈11)和溶液2(2.26 g FeCl₂·4H₂O溶于97.2 g水,pH≈2.7);将溶液1逐滴加入溶液2(摩尔比1.5 Fe/1.0 H₃BTC/3.0 NaOH/880 H₂O,pH≈5.2),室温搅拌24小时;离心(3700 rpm)后经水洗3次、乙醇洗1次,室温干燥。结果为获得4.01 g粉末,产率76%,产物为结晶态,颜色从浅绿色(Fe(II))转为棕橙色(Fe(II)氧化为Fe(III))。
2.Fe-BTC-RT的制备:步骤为溶液1为0.263 g H₃BTC溶于10.150 g 1M NaOH(pH≈11),溶液2为0.508 g FeCl₃·6H₂O溶于10 g水(pH≈1.8);溶液2逐滴加入溶液1,生成棕橙色沉淀,室温搅拌10分钟后离心、洗涤、干燥。结果为产物为半无定形,结构与商用Basolite F300相似。
3.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:步骤为0.25 g催化剂加入750 mL 5 ppm甲基橙溶液,暗处搅拌1小时达吸附平衡;紫外组用150 W汞灯照射,太阳光组在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户外(10:00-16:00,平均24℃)照射,定时取样分析。结果为MIL-100(Fe)-RT紫外光7小时降解64%,太阳光下降解40%;Fe-BTC-RT无显著降解;对比样Fe₂O₃仅降解18%。
 
分析测试:
1.X射线衍射(XRD):结果为MIL-100(Fe)-RT的XRD图谱与Fd-3m对称的MIL-100(Fe)模拟图谱完全匹配,24小时反应后无杂峰;Fe-BTC-RT峰型宽化(半无定形),但在4°附近与MIL-100(Fe)-RT有重叠峰,显示结构相似性。结论为Fe(II)源利于生成高结晶性MIL-100(Fe),Fe(III)源则生成半无定形结构。
2.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(Cs-corrected STEM):结果为MIL-100(Fe)-RT沿[211]和[111]取向可见六方孔阵列,晶格常数a=70.74 Å(Fd-3m对称);Fe-BTC-RT仅少数晶体有类似结构,晶格常数a=67.76 Å,孔分布无序。结论为MIL-100(Fe)-RT具有规则多孔结构,Fe-BTC-RT结晶度低。
3.热重分析(TGA):结果为MIL-100(Fe)-RT的有机linker分解温度为383℃,残留重量比1.68;Fe-BTC-RT分解温度346℃,残留比2.22(linker过量)。结论为MIL-100(Fe)-RT热稳定性更高,结构更致密。
4.N₂吸附-脱附(BET):结果为MIL-100(Fe)-RT的BET比表面积为1974 m²/g,孔容0.75 cm³/g,孔径为1.85 nm和2.26 nm;Fe-BTC-RT的BET比表面积为925 m²/g,孔容0.65 cm³/g,孔径1.85 nm;商用Basolite F300的BET比表面积885 m²/g,孔容0.40 cm³/g,孔径1.81 nm。结论为MIL-100(Fe)-RT比表面积和孔容更大,且具有双孔径分布,Fe-BTC-RT仅含小孔。
5.紫外-可见漫反射(DR-UV-vis):结果为MIL-100(Fe)-RT的带隙为3.08 eV,Fe-BTC-RT的带隙为3.19 eV,两者在紫外区均有强吸收,可见光区吸收较弱。结论为两种材料均为宽禁带半导体,在紫外光下可激发光催化活性。
 
总结:
本文开发了MIL-100(Fe)的可持续合成方法,通过室温反应、无腐蚀性试剂、短时间制备,解决了传统工艺的高能耗和污染问题。关键发现是铁源氧化态决定材料结构:Fe(II)生成结晶态MIL-100(Fe)-RT,Fe(III)生成半无定形Fe-BTC-RT。光催化性能差异源于孔结构,MIL-100(Fe)-RT的2.9 nm大孔可容纳甲基橙分子(尺寸16.7×6.1×5.2 Å),而Fe-BTC-RT仅含2.5 nm小孔,限制分子扩散。
 
Sustainable Preparation of MIL-100(Fe) and Its Photocatalytic Behavior in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in Water
文章作者:Kiros Guesh, Clarice A. D. Caiuby, Álvaro Mayoral, Manuel Díaz-García, Isabel Díaz, Manuel Sánchez-Sánchez*
DOI:10.1021/acs.cgd.6b01776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acs.cgd.6b01776
 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