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86-21-51987688
首页 > 行业动态 > 【PCN-222载药】金属有机框架用于胰腺癌治疗的合理设计:从机器学习筛选到体内疗效
【PCN-222载药】金属有机框架用于胰腺癌治疗的合理设计:从机器学习筛选到体内疗效
英国剑桥大学 David Fairen-Jimenez 教授团队联合葡萄牙里斯本大学 João Conde 教授团队(Advanced Materials 2025, DOI: 10.1002/adma.202412757)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分子模拟的金属有机框架(MOFs)理性设计策略,用于胰腺癌治疗药物的高效递送。研究通过筛选 86,000 种 MOFs,结合生物相容性、药物负载能力及稳定性评估,最终确定 PCN-222 为最优候选材料。实验表明,PCN-222 对吉西他滨、紫杉醇和 SN-38 的载药量分别达 30.2%、40.8% 和 30.1%。PEG 修饰的 PCN-222 在胰腺癌细胞系中表现出低毒性和高效细胞内化能力,且药物释放行为可控。体内实验显示,紫杉醇负载的 PCN-222(PEG@Pac@PCN-222)通过局部水凝胶给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,降低转移扩散,疗效优于游离药物。


研究背景
1.行业问题
胰腺癌死亡率高(5 年存活率 < 10%),传统化疗药物(如吉西他滨、紫杉醇)存在溶解度低、毒性大、耐药性等问题。
药物递送系统需解决肿瘤靶向性、生物相容性及稳定性难题。
2.研究现状
MOFs 因其高载药量和功能可调性成为潜在药物载体,但传统筛选方法依赖实验经验,效率低。
已有研究通过表面修饰(如 PEG 化)改善 MOFs 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,但缺乏系统性材料筛选策略。
3.本文创新
首次整合机器学习与分子模拟技术,构建 MOF 生物相容性预测模型,快速筛选 143 种候选材料。
提出 PCN-222 的 PEG 化和水凝胶局部给药策略,实现药物缓释并降低全身毒性。

实验与分析
1.材料合成与表征
1) 合成方法:通过溶剂热法控制三氟乙酸(TFA)用量,制备尺寸约 120 nm 的 PCN-222 纳米颗粒(参加相关PCN-222纳米颗粒产品)。
2) 表征结果:
SEM/DLS:颗粒尺寸均一,PEG 修饰后粒径增加约 10 nm(图 2e)。
PXRD:结晶性良好,药物负载后晶型保持(图 2b)。
Zeta 电位:PEG 修饰使表面电荷由 + 71.9 mV 降至 - 2.4 mV,提高胶体稳定性(表 1)。
2.应用性能测试
1) 药物负载:PCN-222 对紫杉醇、吉西他滨和 SN-38 的载药量分别为 40.8%、30.2% 和 30.1%(表 1)。
2) 细胞毒性:PEG@PCN-222 在 500 μg/mL 浓度下对 BxPC-3 等细胞存活率 > 80%(图 3a)。
3) 细胞内化:PCN-222 通过内吞作用高效进入细胞,24 小时达饱和(图 3b-d)。
4) 体内实验:
静脉 / 局部给药:PEG@Pac@PCN-222 显著抑制肿瘤生长,局部水凝胶给药组肿瘤体积减少 83%(图 5)。
转移抑制:肝、肺等器官发光信号显著降低(图 6)。
3. 性能机制分析
高载药量:PCN-222 的三维多孔结构(孔径 1.7–3.6 nm)为药物提供充足存储空间。
缓释特性:PEG 涂层延缓药物释放,降低急性毒性(图 4b-c)。
靶向性:水凝胶局部给药延长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滞留时间,减少全身暴露。




总结
1.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的 MOF 筛选平台,确定 PCN-222 为胰腺癌药物递送的最优载体。PCN-222 负载紫杉醇的制剂在体内外实验中表现出高效抗肿瘤活性。
2.建立了从材料设计到体内验证的全流程筛选方法,突破传统实验局限。结合 PEG 化和水凝胶给药策略,解决了 MOFs 在生物环境中的稳定性问题。
3.为胰腺癌治疗提供新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,推动 MOFs 在临床转化中的应用。

Rational Design of Metal–Organic Frameworks for Pancreatic Cancer Therapy: from Machine Learning Screening to In Vivo Efficacy
文章作者:Francesca Melle, Dhruv Menon, João Conniot, Jon Ostolaza-Paraiso, Sergio Mercado, Jhenifer Oliveira, Xu Chen, Bárbara B. Mendes, João Conde, David Fairen-Jimenez
DOI:10.1002/adma.202412757
文章链接:https://advanced.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adma.202412757
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