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TAPT-DHTA COF】共价有机骨架的热解:模板将传统骨架转化为导电微孔碳的一般策略 用于高性能储能
【TAPT-DHTA COF】共价有机骨架的热解:模板将传统骨架转化为导电微孔碳的一般策略 用于高性能储能
摘要:
Japan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江东林老师等报道的文章(Chem. Commun., 2017,53, 11690-11693)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热解的通用策略,将传统的共价有机框架(COFs)转化为高性能的导电多孔碳材料,这些材料结合了导电性、微孔性和杂原子密度,与直接热解所得材料形成鲜明对比。所得到的碳材料作为电极,在能量存储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性能。

研究背景:
1. 随着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关注,开发新型的储能材料变得尤为重要。多孔碳材料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和多孔性,被认为是金属-free电极的理想材料。
2. 目前制备多孔碳材料的主要方法是热解,包括合成线性聚合物、天然聚合物和多孔聚合物网络。其中,晶体多孔材料因其可以预组织碳骨架、杂原子和/或金属物种进入良好定义的框架中,而受到特别关注。
3. 本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,提出了一种新的COFs热解策略,通过模板热解的方法,成功制备了高性能的导电多孔碳材料,这些材料不仅保持了COFs的结构特点,还显著提高了能量存储性能。

实验部分:
1. TAPT-DHTA-COF@PPZS的合成:
1) 在PPZS球表面通过原位聚合TAPT和DHTA,通过控制TAPT和DHTA与PPZS的重量比(X = 0.05, 0.1, 0.2),制备了TAPT-DHTA-COFX@PPZS。
2) 通过调整TAPT和DHTA的量,控制了TAPT-DHTA-COF壳层的厚度,从而得到了不同X值的复合材料。
3) 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(PXRD)和氮气吸附-脱附等温线测试,确认了TAPT-DHTA-COF在PPZS表面的结晶性和多孔性。
2. 热解过程:
1) 将TAPT-DHTA-COFX@PPZS在900°C下进行热解处理3小时,得到了DHTA-COFX@PPZS900系列碳材料。
2) 通过热重分析(TGA)确定了热解温度,确保了材料的完全转化。
3) 热解后的材料在电导率和比表面积上表现出显著的提高,这表明了热解过程的有效性。
3. 能量存储性能测试:
1) 在三电极系统中,使用6 M KOH水溶液作为电解液,测试了DHTA-COFX@PPZS900材料的电化学性能。
2) 通过循环伏安(CV)和恒流充放电(GCD)测试,评估了材料的电容性能。
3) 通过电化学阻抗谱(EIS)测试,评估了材料的电荷转移电阻和离子扩散速率。
分析测试:
1. 粉末X射线衍射(PXRD)测试:
1) 对TAPT-DHTA-COF@PPZS和DHTA-COFX@PPZS900材料进行了PXRD测试,结果显示了材料的结晶性。
2) TAPT-DHTA-COF@PPZS的PXRD峰位于2.781和26.1°,对应于TAPT-DHTA-COF的(100)和(001)晶面。
2. 氮气吸附-脱附等温线测试:
1) 对PPZS和TAPT-DHTA-COFX@PPZS进行了77 K下的氮气吸附-脱附测试。
2) PPZS的BET比表面积仅为8 m²/g,而TAPT-DHTA-COFX@PPZS的比表面积随着X值的增加而增加,分别为57, 168, 和256 m²/g。
3.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(FE-SEM)测试:
1) 对PPZS和TAPT-DHTA-COFX@PPZS进行了形貌观察。
2) PPZS呈现光滑的球形表面,而TAPT-DHTA-COFX@PPZS表面粗糙,表明TAPT-DHTA-COF壳层在PPZS表面的生长。
4. 热重分析(TGA)测试:
1) 对TAPT-DHTA-COFX@PPZS进行了TGA测试,确定了热解温度。
2) 在400-500°C和800-850°C有两个明显的失重阶段,选择了900°C作为热解温度。
5. 拉曼光谱测试:
1) 对DHTA-COFX@PPZS900和PPZS900进行了拉曼光谱测试。
2) 测试结果显示了D和G带,分别对应于无序碳和有序石墨碳,随着TAPT-DHTA-COF壳层厚度的增加,石墨化程度提高。
6.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测试:
1) 对DHTA-COFX@PPZS900进行了XPS测试,分析了材料的化学组成。
2) 杂原子(O, N, S, P)与碳的比率随着X值的增加而增加,表明COF壳层在热解过程中保护了杂原子的释放。
7. 电化学性能测试:
1) 通过三电极系统在6 M KOH电解液中测试了DHTA-COFX@PPZS900材料的电化学性能。
2) CV曲线显示了典型的双层电容行为,GCD曲线表明TAPT-DHTA-COF0.1@PPZS900具有最高的比电容,达到287 F/g。
3) EIS测试显示TAPT-DHTA-COF0.1@PPZS900具有最低的电荷转移电阻,表明其优异的电导率和离子扩散速率。
总结:
本文首次披露了模板热解对于从晶体多孔COFs制备碳材料的重要性。这种模板策略是通用且简便的,它使得传统的COFs能够转化为导电的多孔碳材料。核壳结构不仅促进了产生高导电多孔碳的协同效应,还对实现高性能的能量存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这些结果为基于COFs的能量存储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。


展望:
本文的科研成果为高性能储能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未来,作者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种类的COFs作为前驱体,以及不同的模板材料,以实现更多样化的多孔碳材料。此外,对于这些材料在实际能量存储设备中的应用性能,如循环稳定性、倍率性能等,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。同时,对于材料的大规模制备和成本效益分析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。
Pyrolysis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: a general strategy for template converting conventional skeletons into conducting microporous carbons for high-performance energy storage
文章作者:Qing Xu, Yanping Tang, Lipeng Zhai, Qiuhong Chen and Donglin Jiang *
DOI: 10.1039/c7cc07002k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rsc.org/en/content/articlelanding/2017/cc/c7cc07002k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