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86-21-51987688
首页 > 行业动态 > 【羧基接枝COF材料】具有羧基官能化COF基于特殊溶剂效应实现高效铀分离
【羧基接枝COF材料】具有羧基官能化COF基于特殊溶剂效应实现高效铀分离
摘要:
四川大学李阳、马利建老师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Small 2024, 2403684)中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羧基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(COFs),名为DMTP-COOH,其具有交替稳定的酮烯胺和苯咪唑键。DMTP-COOH表现出对铀离子的优异选择性吸附能力,且在不同溶剂处理后,其吸附容量有显著差异。这种吸附容量的显著差异在不同的pH值、浓度、时间和多竞争离子存在下均有观察到。本工作首次观察到溶剂浸泡处理对COFs在液态条件下选择性吸附铀的性能有显著影响。
 
研究背景:

1. 在核能和环境领域,铀的高效分离和提纯是一个重要问题,但现有的吸附材料在吸附性能和选择性上存在局限。
2. 已有研究通过结构设计和合成策略来提高COFs的稳定性和功能性,但关于非共价相互作用如氢键、π-π相互作用等在COFs中的影响研究较少。
3. 本文创新点:
   - 提出了一种新的羧基功能化COFs(DMTP-COOH),通过调控溶剂处理引入结构的柔性和无序性,从而影响其吸附性能。
   - 首次观察到溶剂处理对COFs吸附铀离子性能的显著影响,揭示了溶剂效应在COFs材料中的潜在应用。
 
实验部分:
1. DMTP-COOH的合成
   - 将BB基地与对羧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羧基单体BB-COOH。
   - BB-COOH与2,4,6-三甲醛基荧光素(TFP)在Sc(OTf)3催化下反应生成DMTP-COOH。
2. 溶剂处理实验
   - 将合成的DMTP-COOH分为五份,分别在水、甲醇、乙醇、四氢呋喃(THF)和丙酮中浸泡以研究溶剂效应。
   - 浸泡后,通过离心和冷冻干燥得到不同溶剂处理的样品。
3. 吸附性能测试
   - 在不同pH值、不同浓度的铀溶液中测试不同溶剂处理的DMTP-COOH样品的吸附容量。
   - 测试样品在不同体积的铀溶液中的吸附性能,以及吸附动力学。
4. 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研究
   - 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,研究了DMTP-COOH吸附铀离子的行为,并使用准二阶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。
   - 通过吸附等温线实验,研究了吸附过程的饱和容量,并使用Langmuir等温模型进行拟合。
5. 实际应用探索
   - 利用DMTP-COOH进行了镧系元素、铀和钍的分离实验,通过柱色谱法模拟实际的分离过程。
 
分析测试:
1. FTIR分析
   - 通过FTIR分析确认了DMTP-COOH中羧基、酮烯胺和苯咪唑基团的存在,以及不同溶剂处理后的化学结构变化。
2. PXRD分析
   - PXRD结果显示了不同溶剂处理的DMTP-COOH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堆叠模式。
3. TGA分析
   - TGA曲线显示了不同溶剂处理的DMTP-COOH样品的热稳定性,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损失。
4. N2吸附-脱附等温线
   - N2吸附-脱附等温线测定了不同溶剂处理的DMTP-COOH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,BET比表面积范围为10至33 m² g^-1。
5. DFT计算
   - DFT计算了不同溶剂处理的DMTP-COOH样品的层间堆叠能量,数值范围为-20.8至-26.6 kcal mol^-1。
6. 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模型拟合
   - 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显示,DMTP-COOH对铀离子的吸附速率常数k2为8.4×10^-4 g mg^-1 min^-1。
   - 吸附等温线实验数据显示,DMTP-COOH的最大铀吸附量为510.6 mg g^-1。
7. XPS分析
   - XPS分析揭示了铀离子吸附后DMTP-COOH表面的电子结构变化,O 1s和N 1s的结合能分别发生了变化。
8. 柱色谱法
   - 通过柱色谱法,研究了DMTP-COOH在实际应用中的铀和钍的分离效率,铀的洗脱效率达到92%,钍的穿透率达到了30%。
 
总结:
本文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羧基功能化COFs材料DMTP-COOH,并通过调控溶剂处理引入了材料结构的柔性和无序性,显著影响了其对铀离子的吸附性能。实验结果表明,不同溶剂处理后的DMTP-COOH在铀离子吸附容量和吸附动力学上存在显著差异,且这种差异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得以保持。本研究为COFs材料在吸附和膜分离领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。
 



展望:
本文的研究为COFs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新的策略,未来作者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溶剂处理对COFs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机制,以及这种策略在其他类型的COFs材料中的适用性。此外,深入研究溶剂效应在COFs材料中的普适性,以及开发新的功能性COFs材料以满足特定应用需求,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。
 
Synthesis of Carboxyl-Functionalized COFs with Alternate Stable β-Ketoenamine and Benzimidazole Linkages: Unraveling Exceptional Solvent Effects for Efficient Uranium Separation
文章作者:Weijian Liu, Xiaofeng Li, Pan He, Bo Li, Ning Liu, Yang Li, Lijian Ma
DOI:10.1002/smll.202403684
文章链接: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smll.202403684

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