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MOF石墨烯复合材料】原位微波和水热合成纳米可控二维(Cu-S)n金属-有机框架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杂化物,用于电化学神经递质检测
【MOF石墨烯复合材料】原位微波和水热合成纳米可控二维(Cu-S)n金属-有机框架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杂化物,用于电化学神经递质检测
摘要:
辅仁大学 Yuan-Hsiang Yu、Yen-Hsiang Liu、Kuang-Lieh Lu和台北科技大学 Hsiu-Hui Chen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, 2024; 0:e7669)中提出了一种创新技术,用于可控合成纳米尺寸的二维(Cu-S)n金属-有机框架(MOF)/氧化石墨烯(Graphene Oxide, GO)复合物,用于电化学传感检测神经递质2-苯乙胺(2-Phenethylamine, PEA)。通过调节氧化石墨烯的比例来控制(Cu-S)n MOF的尺寸,从而增强电催化活性。修饰后的电极表面积从0.0639 cm²增加到0.1906 cm²,检测限在15-200 μM的线性范围内为0.0156 μM,在1-10 μM的线性范围内为0.004 μM,显示出优异的选择性、重复性和再现性,适用于生物传感。

研究背景:
1. 神经递质如PEA的检测对于理解神经疾病和监测食品质量至关重要。然而,现有的检测方法存在灵敏度不足、成本高、操作复杂等问题。
2. 已有研究通过电化学技术、荧光、拉曼光谱等方法进行神经递质的检测,但这些方法可能面临干扰、成本或操作难度的挑战。
3. 本研究通过合成(Cu-S)n MOF/GO复合物,利用其高电催化活性和表面积,实现了对PEA的高灵敏度检测。作者通过调整GO的比例来控制MOF的尺寸,优化了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。



实验部分:
1. (Cu-S)n MOF纳米棒的合成:
- 在DMF和H2O的混合溶剂中混合铜(II)四氟硼酸盐和6,6'-二硫代烟酸,经超声分散30分钟后,使用微波辐射在140°C下反应20分钟,得到橙色产物,经DMF和H2O洗涤并真空干燥。
2. 氧化石墨烯(GO)的合成:
- 采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,将石墨粉末氧化制备GO。
3. (Cu-S)n MOF-GO和(Cu-S)n MOF-RGO的合成:
- 将GO分散在H2O中,加入铜(II)四氟硼酸盐和6,6'-二硫代烟酸,经微波辐射反应后洗涤并真空干燥得到(Cu-S)n MOF-GO复合物,再通过水热处理得到(Cu-S)n MOF-RGO纳米复合物。
4. 修饰SPCE的制备:
- 将制备的(Cu-S)n MOF纳米棒、(Cu-S)n MOF-GO和(Cu-S)n MOF-RGO分散在蒸馏水中,滴涂在SPCE上,真空干燥后得到修饰的SPCE。
分析测试:
1. 结构表征:
- FE-SEM图像显示(Cu-S)n MOF纳米棒具有平均宽度0.22 ± 0.06 μm和长度3-7 μm的棒状结构。
- HR-TEM图像和XRD谱图证实了(Cu-S)n MOF纳米棒和(Cu-S)n MOF-RGO纳米复合物的晶体结构。
2. 电化学分析:
- 循环伏安法(CV)测试显示,修饰后的SPCE在0.05 M PBS溶液中对PEA的氧化峰电流显著增加,(Cu-S)n MOF-RGO(10:1)/SPCE表现出最高的氧化峰电流(668.6 μA)。
3. 电活性表面积估计:
- 使用[Fe(CN)6]3−/4−体系,根据Randles-Sevcik方程计算,(Cu-S)n MOF-RGO(10:1)-修饰SPCE的电活性表面积为0.1906 cm²,是未修饰SPCE的近三倍。
4. 扫描速率和pH值影响:
- 扫描速率对氧化峰电流的影响表明,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,氧化峰电流线性增加,相关系数为0.9985。
- pH值对氧化峰电流的影响表明,pH 7时氧化峰电流最大,表明pH 7为最佳检测条件。
5. DPV分析PEA:
- DPV测试结果显示,(Cu-S)n MOF-RGO(10:1)-修饰SPCE对PEA的检测在1-200 μM的范围内具有两个线性范围,检测限分别为0.0156 μM和0.004 μM。
6. 选择性、重复性、稳定性和再现性测试:
- 在存在潜在干扰物的条件下,(Cu-S)n MOF-RGO(10:1)-修饰SPCE对PEA的响应电流变化均低于10%,显示出优异的选择性。
- 十个不同的修饰SPCE的相对标准偏差(RSD)为2%,表明良好的再现性。
- 在连续10次测量中,对PEA的响应电流的RSD约为2%,表明良好的重复性。
- 在20天的稳定性测试中,第四天时电流响应保持在初始响应的80%以上,20天后保持在52.97%,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。
总结:
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(Cu-S)n MOF/GO复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,用于高灵敏度检测PEA。通过调控MOF的尺寸和利用GO的高导电性,实现了对PEA的快速、灵敏检测。该传感器在实际样品分析中展现出良好的适用性和选择性,为神经递质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。




展望:
本研究为神经递质的电化学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,未来的工作可以进一步探索该传感器在其他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。同时,可以对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能进行深入研究,以及探索不同MOF结构和复合物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。此外,研究者可以进一步优化合成方法,提高材料的产率和一致性,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。
Nanosize Controllable Two-Dimensional (Cu–S)n Metal–Organic Framework Hybrid With Reduced Graphene Oxide by In Situ Microwave and Hydrothermal Synthesis for Electrochemical Neurotransmitter Detection
文章作者:Xiao-Yuan Lin, Yuan-Hsiang Yu, Si-Yu Li, Kun-Ling Teng, Hsiu-Hui Chen, Yen-Hsiang Liu, Kuang-Lieh Lu
DOI:10.1002/aoc.7669
文章链接: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aoc.7669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