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COF质子化】协同连接体和共价有机框架的连接增强金捕获
【COF质子化】协同连接体和共价有机框架的连接增强金捕获
摘要:
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,全球对贵金属的需求不断增加,传统的从矿石中开采金离子的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。因此,从电子废物中提取金变得尤为重要。尽管已有多种吸附剂如沸石、纳米粒子和碳材料被广泛研究用于金回收,但这些材料的吸附容量和可回收性较低。中国科学院大学丁雪松、徐庆、曾高峰老师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Small 2024, 2404192)中通过构建具有协同连接臂和连接点的共价有机框架(COFs),实现了高效金捕获。设计的COFs(PYTA-PZDH-COF和PYTA-BPDH-COF)以吡嗪或联吡啶为连接臂,展示了高比表面积(分别为1692和2076 m²/g),为金捕获提供了高比表面积。此外,连接臂和连接点中的路易斯碱性氮原子易于质子化,这使得它们能够通过库仑力快速捕获金。PYTA-PZDH-COF和PYTA-BPDH-COF的最大金捕获容量分别为2314和1810 mg/g,高于其他报道的COFs。更重要的是,PYTA-PZDH-COF能够快速吸附动力学,在10分钟内达到最大结合容量的95%。理论计算揭示了这两种COFs中的氮原子同时质子化,使得质子化的PYTA-PZDH-COF更容易结合AuCl4⁻,进一步加速了结合过程。本研究为通过预先设计和表面修饰定制COF提供了新见解。

研究背景:
1.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,全球对金的需求不断增加,传统的金开采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,需要开发新的金提取方法。
2. 目前,金的回收主要依赖于沸石、纳米粒子和碳材料等吸附剂,但这些材料的吸附容量和可回收性较低。
3. 本文创新点:
- 提出了一种新的COFs设计,通过协同连接臂和连接点增强金的捕获能力。
- 利用吡嗪或联吡啶作为连接臂,构建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COFs,提供了更多的金捕获位点。
-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,展示了这些COFs在金捕获中的高效性能和快速动力学。

实验部分:
1. COFs的合成:
- 实验步骤:
1. 将4,4′,4′″,4′″′-(芘-1,3,6,8-四羰基)-四苯胺(PYTA)与[2,2′-联吡啶]-5,5′-二甲醛(PZDH)或[2,2′-联吡啶]-5,5′-二甲醛(BPDH)在正丁醇/1,2-二氯苯(0.5 mL/0.5 mL)溶液混合物中混合。
2. 加入乙酸(6 M,0.1 mL)作为催化剂。
3. 在120°C下反应72小时,通过溶剂热法合成PYTA-PZDH-COF和PYTA-BPDH-COF。
4. 反应后,产物通过过滤、洗涤和干燥得到目标COFs。
5. 产率分别为93%(PYTA-PZDH-COF)和90%(PYTA-BPDH-COF)。
- 实验结果:通过FT-IR、固态核磁共振(NMR)、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和粉末X射线衍射(PXRD)等技术确认了COFs的成功合成。
2. 金捕获性能测试:
- 实验步骤:
1. 将合成的COFs粉末(PYTA-PZDH-COF和PYTA-BPDH-COF)分散在不同浓度的金溶液中(60-1200 ppm)。
2. 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,直至吸附达到平衡。
3. 使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(ICP-MS)分析剩余金浓度,确定吸附等温线。
4. 计算最大金捕获容量和吸附动力学。
- 实验结果:PYTA-PZDH-COF和PYTA-BPDH-COF的最大金捕获容量分别为2314 mg/g和1810 mg/g。PYTA-PZDH-COF在10分钟内达到最大吸附容量的95%。
3. 金捕获选择性测试:
- 实验步骤:
1. 在含有多种竞争金属离子(Cu2+、Al3+、Zn2+、Cd2+、Cr2+、Pd2+和Co2+)的溶液中测试COFs对金的选择性捕获。
2. 调整溶液pH值,研究pH对金捕获效率的影响。
3. 通过ICP-MS分析金和其他金属离子的浓度,评估选择性。
- 实验结果:PYTA-PZDH-COF对金的选择性捕获效率高达99%,对铜的选择性捕获效率为13.5。在pH 2至10的范围内,金的捕获效率保持在100%。
测试部分:
1. 粉末X射线衍射(PXRD):
- 测试结果:PYTA-PZDH-COF和PYTA-BPDH-COF的PXRD图谱显示了良好的结晶性。主要衍射峰分别位于3.83°、7.72°、12.51°和24.82°(PYTA-PZDH-COF)以及3.11°、6.22°、9.51°和24.90°(PYTA-BPDH-COF),对应于(100)、(220)、(330)和(001)晶面。
2. 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:
- 测试结果:通过氮气吸附-脱附等温线测量,PYTA-PZDH-COF和PYTA-BPDH-COF的BET比表面积分别为1692 m²/g和2076 m²/g。孔径分别为2.2 nm和2.6 nm,孔体积分别为1.0 cm³/g和1.3 cm³/g。
3. 热重分析(TGA):
- 测试结果:在氮气氛围下,两种COFs在520°C以下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,没有明显失重。
4.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(HR-TEM):
- 测试结果:SEM图像显示了COFs的树状结构,HR-TEM图像揭示了COFs的有序孔道结构,孔径分别为2.2 nm(PYTA-PZDH-COF)和2.6 nm(PYTA-BPDH-COF)。
5.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:
- 测试结果:XPS光谱确认了COFs中所有元素的存在。高分辨N 1s光谱显示了亚胺氮和吡嗪氮的电子状态,分别位于约398.9 eV和399.8 eV。
6. 氮气吸附-脱附等温线:
- 测试结果:PYTA-PZDH-COF和PYTA-BPDH-COF的吸附等温线显示了介孔材料的特征,BET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与理论计算值一致。
7.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(ICP-MS):
- 测试结果:用于分析金溶液中剩余金浓度,确定COFs的金捕获容量。PYTA-PZDH-COF和PYTA-BPDH-COF的最大金捕获容量分别为2314 mg/g和1810 mg/g。
总结:
本文成功合成了两种新型COFs,PYTA-PZDH-COF和PYTA-BPDH-COF,通过协同连接臂和连接点的设计,显著提高了金的捕获效率。这些COFs不仅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氮位点,还展示了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。PYTA-PZDH-COF的最大金捕获容量达到2314 mg/g,且在10分钟内达到最大吸附容量的95%,显示了快速的吸附动力学。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,这些COFs通过质子化的氮原子与金离子的强结合,实现了高效的金捕获。



展望:
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连接臂和连接点对COFs性能的影响,优化其结构以提高金捕获效率和选择性。同时,深入研究COFs在实际电子废物回收中的应用潜力,以及开发更大规模的制备方法,将是推动COFs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。此外,探索COFs在其他重金属离子捕获和环境修复领域的应用,将有助于拓宽其应用范围,并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。
Synergistic Linker and Linkage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Enhancing Gold Capture
文章作者:Xiubei Yang, Di Jiang, Yubin Fu, Xuewen Li, Guojuan Liu, Xuesong Ding, Bao-Hang Han, Qing Xu, Gaofeng Zeng
DOI:10.1002/smll.202404192
文章链接: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smll.202404192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