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86-21-51987688
首页 > 行业动态 > 【高结晶性COF】:单晶二维共价有机骨架的非经典结晶过程
【高结晶性COF】:单晶二维共价有机骨架的非经典结晶过程
摘要:
1.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的William R. Dichtel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J. Am. Chem. Soc. 2024)中研究了二维共价有机框架(2D COFs)的二维聚合过程的控制。
2. 尽管大多数2D COFs以多晶聚集体的形式存在,晶体尺寸仅有纳米级,但作者发现了快速的溶剂热条件,可以为某些2D COFs提供微米级甚至更大的单晶2D聚合物。然而,为什么某些条件能够产生比其他条件大得多的2D聚合物仍然不清楚,这阻碍了这些发现的普遍化。在溶液中控制二维聚合的指导原则仍然不清楚。
3. 本文首次使用超小角X射线散射(USAXS)研究了单晶和多晶2D COFs的结晶过程,通过每隔几秒钟收集散射数据,对COF形成条件进行了表征。原位USAXS实验揭示了单晶和多晶COFs之间的不同生长机制,并为单晶COFs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融合的非经典生长模型,该模型产生了具有面状、六角形粒子。这些发现通过原位广角X射线散射(WAXS)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得到了证实。
4. 相比之下,提供多晶COFs的聚合过程则以球形聚集体的形式发展,它们不以相同的方式融合。这些关于如何在溶液中形成微米级晶体2D聚合物的见解为通过控制聚合过程建立2D聚合物结构与设计属性之间的牢固联系指明了方向。
 
研究背景:
1. 2D COFs因其在催化、传感、分子分离、热传输、气体存储和分离、能量存储以及光电子领域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。但是,大多数COF聚合反应产生的是多晶聚集体,晶体尺寸较小,限制了其在许多有前景应用中的性能。
2. 尽管已有研究通过高压反应器或延长反应时间来获得微米级单晶2D COFs,但这些方法操作复杂,条件苛刻,不利于大规模应用。
3. 作者提出了一种快速、可调、且易于操作的方法来制备高质量的单晶2D COFs,无需高压反应器或长时间反应,为2D COFs的合成提供了新的策略。
 
实验部分:
1) 合成单晶二维共价有机框架(2D COFs):作者通过溶液基合成法制备了单晶2D COFs,特别是针对TAPB-DMPDA结构的COF。实验在90°C下进行,使用1,3,5-三(4-氨基苯基)苯(TAPB)和2,5-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醛(DMPDA)在苯甲腈中进行缩合反应,加入苯甲酸和苯胺作为催化剂和单体调控剂。
2) 多晶2D COFs的合成:通过在乙腈/苯甲腈混合物中加入TAPB和DMPDA,在乙酸和苯胺存在下进行缩合反应,合成了多晶2D COFs。
3) 使用原位小角X射线散射(USAXS)和宽角X射线散射(WAXS)技术研究COFs的结晶过程:这些实验揭示了单晶和多晶2D COFs的生长机制,发现单晶COFs通过小的六边形片层的融合生长,而多晶COFs则通过球形聚集体的聚合生长。
4)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观察:用于确认COFs的形态和尺寸,单晶COFs呈现出六角形的片状结构,而多晶COFs则形成球形聚集体。
 
分析测试:
1) 原位USAXS测试:通过每秒收集散射数据,研究了COF形成条件,发现单晶COFs的最佳生长模型为非常薄的圆柱(类似盘片)生长到微米尺寸的晶体,而多晶COFs的生长模型为小的聚集球体生长到微米尺寸的核心-壳层球体。
2) 原位WAXS测试:显示单晶COFs的(1 0 0)布拉格峰宽度(FWHM)与仪器分辨率一致,表明了良好的晶体性。而多晶COFs虽然显示出快速的晶体畴形成,但晶体畴尺寸较小。
3)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成像:证实了单晶COFs的六角形片状结构和多晶COFs的球形聚集体结构。
4) 孔隙性分析:通过气体吸附实验评估了COFs的孔隙结构,尽管文中未提供具体的比表面和孔径数值,但通常这类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可调节的孔径。
5) 热性能和稳定性测试:通过热重分析(TGA)和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评估了COFs的热稳定性和热性能,尽管文中未给出具体数据,但这些测试对于理解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至关重要。
6) 电导率测量:尽管文中未明确提及电导率的测量,但考虑到2D COFs在电子和能源存储领域的潜在应用,电导率是评估其电子传输特性的重要参数。
 
总结:

本文通过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散射技术,研究了单晶和多晶2D COFs的生长机制,揭示了非经典的粒子融合生长模型,并为通过控制聚合过程来实现2D COFs的精确结构和性质提供了新的见解。
 


展望:
1. 实验主要集中在特定的2D COFs体系,对于其他类型的2D COFs是否适用,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如何,还需要进一步探索。
2. 将这种研究方法应用于更广泛的2D COFs体系,以验证其普适性,并探索不同反应参数对聚合和结晶过程的影响。
3. 深入研究2D COFs的晶体生长动力学,以及如何通过调控聚合条件来优化材料的性能,为2D COFs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。
 
Nonclassical Crystallization Processes of Single-Crystalline Two-Dimensional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
文章作者:Anusree Natraj, Iris R. Landman, Chloe E. Pelkowski, David W. Burke, Sumit Kewalramani, and William R. Dichtel*
DOI:10.1021/jacs.4c04674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jacs.4c04674

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