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铈(IV)与锆(IV)基金属有机框架用于神经毒剂解毒的研究分析
铈(IV)与锆(IV)基金属有机框架用于神经毒剂解毒的研究分析
摘要:
本文首次证实铈(IV)基金属有机框架(Ce-BDC)可快速水解磷酸酯类神经毒剂梭曼(GD)及其模拟物甲基对硝基苯基磷酸酯(DMNP)。其水解速率优于锆(IV)基类似物UiO-66,且Ce-BDC与聚乙烯亚胺(PEI)形成的固体体系水解速率,比在N-乙基吗啉溶液中更快,为防护装备用催化剂研发提供方向。

研究背景:
1.行业问题与研究现状:有机磷酸酯神经毒剂危害大,需高效解毒材料;锆基金属有机框架(如UiO-66)虽具催化水解活性,但铈(IV)均相体系易沉淀,且二者催化性能缺乏直接对比。
2.本文创新:合成Ce-BDC,解决铈(IV)沉淀问题;对比Ce-BDC与UiO-66催化性能;将Ce-BDC与PEI结合,构建无需液体缓冲的固体催化体系。
实验部分:
1.DMNP合成:4-硝基苯酚与四氯化钛在THF中混合,加二甲基氯磷酸酯和三乙胺,室温搅拌2小时,经萃取、纯化得浅黄色油状DMNP,产率37%。
2.Ce-BDC合成:DMF中溶解BDC,加硝酸铈铵水溶液,100℃搅拌30分钟,离心收集固体,经DMF、乙醇洗涤,真空干燥得Ce-BDC。
3.水解实验:缓冲液中,Ce-BDC(3mg)与DMNP(25μmol)在pH10的N-乙基吗啉体系反应,用³¹P NMR监测;GD降解实验类似;水体系中加入PEI重复实验。
分析测试:
1.氮气吸附-脱附:Ce-BDC的BET比表面积为1250m²/g,与UiO-66相当(图S3),表明二者多孔结构相似。
2.PXRD:Ce-BDC与UiO-66衍射峰对应,说明晶体结构相近(图S4)。
3.DRIFTS:UiO-66中Zr₆节点羟基峰在3674cm⁻¹,Ce-BDC中Ce₆节点羟基峰移至3646cm⁻¹,表明Ce₆节点O-H键更弱(图S5)。
4.电位滴定:Ce-BDC缺陷密度与UiO-66相近,Ce-BDC的pKa1=3.46、pKa2=6.86、pKa3=8.53(表S1),说明二者酸性差异小。
5.动力学分析:缓冲液中DMNP水解,Ce-BDC组半衰期8分钟,UiO-66组19分钟;GD水解Ce-BDC组半衰期3分钟,UiO-66组约4分钟;PEI优化后Ce-BDC体系DMNP水解半衰期4.5分钟(图S8、S9、S10)。

总结:
1.主要结果:Ce-BDC催化水解DMNP、GD速率优于UiO-66;Ce-BDC/PEI体系无需液体缓冲且活性高。
2.创新突破:首次报道Ce(IV)基金属有机框架用于神经毒剂解毒;构建固体催化体系,适合防护装备应用。
3.潜在意义:为高效神经毒剂解毒材料研发提供新思路,推动防护装备技术发展。
Cerium(IV) vs Zirconium(IV) Based Metal−Organic Frameworks for Detoxification of a Nerve Agent
文章作者:Timur Islamoglu, Ahmet Atilgan, Su-Young Moon, Gregory W. Peterson, Jared B. DeCoste, Morgan Hall, Joseph T. Hupp, Omar K. Farha
DOI:10.1021/acs.chemmater.6b04835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acs.chemmater.6b04835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