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室温下MIL-53(Al, Cr, Fe)、MIL-47(V)、MIL-100(Cr)和MIL-101(Cr)金属有机框架中硫化氢吸附的比较研究
室温下MIL-53(Al, Cr, Fe)、MIL-47(V)、MIL-100(Cr)和MIL-101(Cr)金属有机框架中硫化氢吸附的比较研究
摘要:
本文首次对多种金属有机框架(MOFs)材料在室温下的硫化氢(H₂S)吸附性能展开实验研究,测定其吸附等温线并分析再生性能。结果表明,部分MOFs(如MIL-47(V)、MIL-53(Al, Cr))对H₂S吸附稳定且易再生,MIL-47(V)对H₂S/CH₄混合体系选择性高,为天然气脱硫纯化提供新方向。

研究背景:
1.行业问题和研究现状:天然气需去除含硫污染物,现有胺处理法难达低硫要求;多数多孔固体吸附H₂S时存在化学吸附或再生能耗高问题,MOFs对硫化合物吸附研究少且稳定性差。
2.本文创新:首次系统研究7种MOFs的H₂S吸附性能,结合 vacancy溶液理论(VST)模拟混合气体吸附,揭示MOFs结构(刚性/柔性)与吸附行为的关联。
实验部分:
1.材料制备:合成并活化MIL-47(V)、MIL-53(Al, Cr, Fe)、MIL-100(Cr)、MIL-101(Cr),MIL-100(Cr)和MIL-101(Cr)直接用合成态。
2.吸附等温线测定:用Rubotherm高压磁悬浮天平装置,在303.1K、压力0-2MPa下测H₂S和CH₄吸附量,样品先真空脱气(393.1K或473.1K)。
3.脱附与再生实验:测MIL-53(Al)在303K的H₂S脱附等温线,通过CH₄吸附对比MOFs再生前后性能,确定最佳再生温度(393.1K或423.1K)。
4.模拟实验:用VST模拟MIL-47(V)上H₂S-CH₄二元吸附,拟合纯气体吸附数据。
分析测试:
1.吸附等温线分析:MIL-101(Cr)最大H₂S吸附量38.4mmol/g(2MPa),Henry常数61.3mmol·g⁻¹·MPa⁻¹;MIL-53系列呈两步吸附,MIL-53(Cr)首步起始压力4.5kPa。
2.BET表面积测试:MIL-101(Cr)再生后表面积从2600(40)m²/g降至2550(40)m²/g,MIL-100(Cr)从1900(50)m²/g降至1650(50)m²/g。
3.选择性与动态容量:MIL-47(V)在1.0MPa下H₂S选择性约30,等摩尔混合体系动态容量6mmol/g。
4.机理揭示:MIL-53系列的两步吸附源于“呼吸效应”,MIL-47(V)无OH基团呈I型等温线,MIL-53(Al, Cr)为物理吸附可完全再生。

总结:
1.主要研究结果:明确7种MOFs的H₂S吸附容量、选择性及再生性能,MIL-101(Cr)吸附量最高,MIL-47(V)选择性最优。
2.创新突破:首次发现MOFs对H₂S的可逆吸附及“呼吸效应”影响,建立VST模拟混合吸附方法。
3.潜在意义:为天然气脱硫提供新型吸附材料,推动MOFs在含硫气体纯化中的应用。
Comparative Study of Hydrogen Sulfide Adsorption in the MIL-53(Al, Cr, Fe), MIL-47(V), MIL-100(Cr), and MIL-101(Cr) Metal-Organic Frameworks at Room Temperature
文章作者:Lomig Hamon, Christian Serre, Thomas Devic, Thierry Loiseau, Franck Millange, Gérard Férey, Guy De Weireld
DOI:10.1021/ja901587t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ja901587t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