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NU-1000】金属有机框架高效吸附去除水中硒酸根和亚硒酸根
【NU-1000】金属有机框架高效吸附去除水中硒酸根和亚硒酸根
摘要:
本文测试了一系列锆基金属有机框架(MOFs)对水溶液中硒酸根和亚硒酸根阴离子的吸附去除能力,考察了不同浓度下MOFs的吸附容量和吸附时间。结果表明,在所有研究的锆基MOFs中,NU-1000对硒酸根和亚硒酸根均具有最高的吸附容量和最快的吸附速率。此外,本文还探究了NU-1000吸附硒酸根和亚硒酸根的机理,以明确使其成为该应用中优良吸附剂的关键特性。

研究背景:
1.行业问题和研究现状:硒是人体必需元素,但缺乏(<40μg/天)与毒性(>400μg/天)浓度范围窄,需控制饮用水中生物可利用硒含量。其来源多样,美国环保署(EPA)规定饮用水中硒最大可接受水平为50ppb,无机硒(硒酸根、亚硒酸根)因高溶解性和生物可利用性成为修复重点。现有去除方法如垂直流湿地、生物反应器存在启动成本高、体积要求大的问题;铁氧化物等吸附材料表面积低、吸附位点少,且对硒酸根去除效果差。
2.本文创新:提出以金属有机框架(MOFs)为替代吸附平台,MOFs结构多样、多孔,可通过配体设计调控理化性质,具有高表面积、高孔隙率和高稳定性。聚焦锆基MOFs,其锆节点含羟基,可类似氧化锆发生阴离子交换,且无表面化学限制,探索其去除水中硒酸根和亚硒酸根的效果。
实验部分:
1.Zr基MOFs吸附硒酸根和亚硒酸根筛选实验:选取NU-1000、UiO-66、UiO-67及其衍生物,将每种MOF各两份分别暴露于100ppm硒的硒酸根、亚硒酸根水溶液,72小时后检测。结果显示,UiO-66吸附34%硒酸根、54%亚硒酸根;UiO-66-(NH₂)₂和UiO-66-NH₂吸附量较高;NU-1000对硒酸根、亚硒酸根吸附率分别达88%、90%,吸附效果最佳。
2.吸附动力学实验:将10mg UiO-66-(NH₂)₂、UiO-66-NH₂、NU-1000分别暴露于5mL 100ppm硒溶液,在3、27、72小时取样检测。结果:UiO-66-(NH₂)₂和UiO-66-NH₂达最大吸附需27小时以上,NU-1000不足3小时。
3.NU-1000节点最大吸附量实验:2mg NU-1000暴露于5mL 30-105ppm硒溶液(对应2-7个 analyte/节点),检测后发现,NU-1000每个节点最大吸附2个硒酸根或亚硒酸根阴离子,浓度超90ppm时会吸附钠离子。
4.NU-1000低浓度吸附实验:2mg NU-1000暴露于5mL 1ppm硒溶液,5分钟内吸附98%,残留硒约20ppb,符合EPA标准;在40℃、pH=6条件下测试,仍有良好吸附效果。
5.NU-1000每克吸附量实验:5mg NU-1000暴露于10mL 18-55ppm硒溶液(对应1.00-3.00个 analyte/节点),1-180分钟取样,用Langmuir模型拟合,得NU-1000对亚硒酸根、硒酸根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95mg/g、85mg/g,1分钟内达最大吸附。
分析测试:
1.ICP-OES测试:检测MOF吸附后溶液中Na、Zr浓度。结果:无Na吸附,说明吸附物非盐,吸附的硒氧阴离子需MOF失去2个阴离子配体(可能为羟基)平衡电荷;无Zr溶出,表明MOF框架稳定。
2.DRIFTS测试:分析NU-1000吸附前后红外光谱。吸附前,3670cm⁻¹有节点末端羟基峰,2745cm⁻¹有氢键相关峰;吸附后,前者大幅减弱,后者消失,表明每个硒氧阴离子取代2个末端羟基。
3.PDF分析:对X射线总散射数据进行分析,模拟显示η₂μ₂和μ₂结合的Se-Zr距离分别为3.41Å、2.72Å;实验发现Se-Zr距离约3.4Å(硒酸根3.37Å),无2.7Å峰,说明阴离子以η₂μ₂模式结合。
4.PXRD和BET测试:NU-1000吸附前后XRD图谱不变;BET比表面积:吸附前 volumetric 1035±5m²/cm³、gravimetric 2130±5m²/g,吸附后分别降至682±10m²/cm³、1240±10m²/g(硒酸根)和705±10m²/cm³、1300±10m²/g(亚硒酸根)。
5.SEM-EDX测试:观察吸附后NU-1000,发现硒均匀分布,证明吸附发生在框架内外。

总结:
1.主要研究结果:在7种锆基MOFs中,NU-1000对硒酸根和亚硒酸根吸附容量最高(亚硒酸根95mg/g、硒酸根85mg/g)、吸附速率最快(<3小时达最大吸附,低浓度下1分钟内),且对两种离子吸附效果相近,在40℃、pH=6条件下仍有效,吸附后框架完整。
2.创新突破:明确MOF大孔径(NU-1000孔径12-30Å)和节点可交换配体位点(锆节点羟基)是高效吸附关键;揭示硒氧阴离子以η₂μ₂模式结合锆节点,填补了对两种无机硒均高效吸附材料的空白。
3.潜在意义和引用:证明MOFs在水处理中潜力,为其他有害氧阴离子吸附提供思路;为电厂等场景硒污染水处理提供可行方案,相关研究结果可被环境工程、材料科学领域研究人员引用,推动MOFs在水修复领域应用。
High Efficiency Adsorption and Removal of Selenate and Selenite from Water Using Metal−Organic Frameworks
文章作者:Ashlee J. Howarth, Michael J. Katz, Timothy C. Wang, Ana E. Platero-Prats, Karena W. Chapman, Joseph T. Hupp, Omar K. Farha
DOI:10.1021/jacs.5b03904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jacs.5b03904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