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金属有机框架中孔结构与羧基位点数量的协同效应及其对Pb²⁺的高效去除作用
金属有机框架中孔结构与羧基位点数量的协同效应及其对Pb²⁺的高效去除作用
摘要:
本文制备了一系列羧基接枝的金属有机框架(UiO-66-(COOH)ₙ,n=0,1,2,4)用于去除Pb²⁺,探究羧基在Pb²⁺捕获中的作用。其中UiO-66-(COOH)₂吸附容量达420.2mg/g,优于其他MOFs及多数已报道吸附剂;在Pb²⁺浓度<100ppm、投加量0.5mg/mL时,去除率达99.99%,且易再生。机理分析表明,丰富羧基与适宜孔结构的协同作用是高效捕获Pb²⁺的关键,为设计高效Pb²⁺吸附剂提供指导。

研究背景:
1.行业问题和研究现状:重金属离子污染危害大,Pb²⁺会损害人体多系统引发疾病,现有Pb²⁺去除技术中吸附法因成本低、效率高受关注,但现有吸附剂(如部分MOFs)存在吸附容量低、速率慢、再生性差的问题。
2.本文创新:利用Pb²⁺比H⁺更强的得电子能力,将酸性基团引入多孔MOFs,精准调控UiO-66型MOFs羧基数量,系统探究羧基对Pb²⁺吸附的影响。
实验部分:
1.MOFs制备:UiO-66和UiO-66-COOH参照文献合成;UiO-66-(COOH)₂和UiO-66-(COOH)₄在文献基础上改进,活化时分别于373K水、343K甲醇中回流24h除杂质。
2.Pb²⁺吸附实验:MOFs在120℃干燥24h,取5mg加入不同浓度Pb²⁺溶液,303K恒温振荡后,0.22μm膜过滤,原子吸收光谱测滤液Pb²⁺浓度。
3.吸附剂再生实验:以盐酸为洗脱剂(12mol/L盐酸0.167mL加入9.917mL二甲基甲酰胺与9.917mL水混合液),100mg吸附Pb²⁺后的样品在洗脱剂中303K搅拌12h,离心收集固体,水洗后403K烘干。
4.DFT计算实验:用Gaussian 03软件,B3LYP泛函,Zr、Pd用LANL2DZ基组,其他原子用6-31+G*基组,取MOFs切割簇模拟局部环境,按BE=E(MOF+吸附质)-E(MOF)-E(吸附质)计算结合能。
分析测试:
1.PXRD分析:UiO-66、UiO-66-COOH、UiO-66-(COOH)₂衍射峰基本一致,具同构拓扑;UiO-66-(COOH)₄结晶度差,但~7.5°和~8.8°峰表明拓扑相似。
2.FT-IR分析:UiO-66-COOH、UiO-66-(COOH)₂、UiO-66-(COOH)₄在~1720cm⁻¹有额外峰,证明含未配位羧基,且峰强随羧基量增加而增强。
3.N₂吸附-脱附分析:UiO-66、UiO-66-COOH、UiO-66-(COOH)₂、UiO-66-(COOH)₄的BET比表面积分别为1198、645、443、135m²/g,孔容分别为0.62、0.43、0.22、0.23cm³/g,羧基量增加使两者降低。
4.XPS分析:Pb²⁺@UiO-66-(COOH)₂中Pb 4f₅/₂和4f₇/₂结合能为143.68eV和138.78eV(纯Pb(NO₃)₂为144.5eV和139.6eV),O 1s谱出现530.8eV的Pb-O键峰,证明Pb²⁺与羧基强作用。
5.结果揭示:MOFs羧基量和孔结构影响吸附性能,羧基与Pb²⁺形成Pb-O键,UiO-66-(COOH)₂因羧基量和孔结构协同具最优吸附性。
总结:
1.主要研究结果:UiO-66-(COOH)₂对Pb²⁺吸附容量420.2mg/g,低浓度下去除率99.99%,可再生,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。
2.创新突破:精准调控UiO-66型MOFs羧基数量,发现羧基与孔结构协同作用对Pb²⁺吸附至关重要。
3.潜在意义:为设计高效水体重金属吸附剂提供新思路,UiO-66-(COOH)₂可作为Pb²⁺去除实用吸附剂。
Synergy Effect of Pore Structure and Amount of Carboxyl Site for Effective Removal of Pb²⁺ in Metal−Organic Frameworks
文章作者:Xudong Zhao, Yaxin Wang, Yali Li, Wenjuan Xue, Jian Li, Huiyuan Wu, Yuezhong Zhang, Bingzheng Li, Wen Liu, Zhuqing Gao, Hongliang Huang
DOI:10.1021/acs.jced.9b00130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acs.jced.9b00130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