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磺酸基、羧基和碘基功能化UiO-66框架对CO₂相对于CH₄选择性的增强
磺酸基、羧基和碘基功能化UiO-66框架对CO₂相对于CH₄选择性的增强
摘要:
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三种功能化UiO-66-X(X=-SO₃H、-CO₂H、-I)框架,通过多种手段表征其结构与性能。结果表明,这些化合物热稳定性良好,在水、乙酸和1M HCl中结构稳定,且对CO₂/CH₄吸附选择性高于未功能化UiO-66,具有沼气提纯潜力。

研究背景:
1.行业问题和研究现状:传统吸附剂CO₂捕集性能待提升,部分MOFs虽有潜力但理化稳定性差;UiO-66稳定性好,功能化可改善吸附性能,然此前UiO-66-SO₃H脱客体分子后不稳定。
2.本文创新:改进合成路线获稳定UiO-66-SO₃H,还制备羧基、碘基功能化UiO-66,探究其稳定性与CO₂/CH₄吸附选择性。
实验部分:
1.材料合成:用不同锆盐、BDC-X linker、调节剂在极性酰胺溶剂中溶剂热反应合成三种化合物,如1-AS用ZrOCl₂·8H₂O、BDC-SO₃Na等在DMA中150℃反应24h,产率85%。
2.活化处理:AS型化合物经DMF、甲醇交换,65℃真空加热24h得活化型。
3.气体吸附实验:测N₂、CO₂、CH₄吸附等温线,298K下做CO₂-CH₄穿透实验。
分析测试:
1.XRPD:三者与UiO-66同构,活化后晶格参数相近,如1的a=20.824(1)Å,在水等中保持结晶性。
2.DRIFT:AS型有客体分子特征峰,活化后减弱,如1-AS在1658cm⁻¹有-CO₂H峰。
3.TGA:1、2、3分别稳定至260、340、360℃,AS型失重对应客体移除,与计算值吻合。
4.气体吸附:活化后比表面积769-842m²/g,25bar、33℃时2的CO₂吸附量6.4mmol/g,三者CO₂/CH₄选择性4.5-5.2,高于UiO-66的2.6。

总结:
1.主要研究结果:合成三种稳定功能化UiO-66,明确其结构、稳定性及CO₂/CH₄吸附性能。
2.创新突破:获稳定UiO-66-SO₃H,功能化UiO-66选择性更高。
3.潜在意义:为沼气提纯提供材料参考,验证理论预测。
Enhanced Selectivity of CO₂ over CH₄ in Sulphonate-, Carboxylate- and Iodo-Functionalized UiO-66 Frameworks
文章作者:Shyam Biswas, Jian Zhang, Zhibao Li, Ying-Ya Liu, Maciej Grzywa, Lixian Sun, Dirk Volkmer, Pascal Van Der Voort
DOI:10.1039/c3dt32288b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rsc.org/en/content/articlelanding/2013/dt/c3dt32288b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