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UiO-67】含Zr₆O₄(OH)₄次级结构单元的金属有机框架的稳定性及降解机理
【UiO-67】含Zr₆O₄(OH)₄次级结构单元的金属有机框架的稳定性及降解机理
摘要:
含Zr₆O₄(OH)₄次级结构单元(SBU)的金属有机框架(MOFs)因易定制且据称具有化学和热稳定性,在商业和工业应用潜力方面备受关注。但研究发现,不同有机连接体的引入会显著改变其化学和热稳定性:随着连接体芳香环数量从1个(UiO-66,ZrMOF-BDC)增至2个(UiO-67,ZrMOF-BPDC),该SBU更易被水和盐酸化学降解;而连接体换为2,2'-联吡啶-5,5'-二羧酸酯(ZrMOF-BIPY)时,其化学稳定性进一步下降,易被甲醇、异丙醇等质子型化学品破坏。研究对UiO-67类似物优异结构稳定性的说法提出质疑,且所提降解机制或可用于预测含芳香族二羧酸酯有机连接体的其他MOFs在溶剂中的结构稳定性。

研究背景:
1.行业问题和研究现状:MOFs在气体储存、催化等领域应用潜力大,但多数含羧酸盐的MOFs在液态水或高湿度下不稳定,制约工业商用。已有研究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、热处理、掺杂Ni²⁺、修饰连接体侧基等方式提高MOFs稳定性,也有研究探究部分MOFs水解机制,但对Zr₆O₄(OH)₄型MOFs稳定性差异及原因研究不足,且缺乏实验证据支撑UiO系列MOFs普遍稳定的说法。
2.本文创新:聚焦Zr₆O₄(OH)₄型MOFs,通过改变有机连接体( terephthalate、2-aminoterephthalate等四种),结合多种表征手段系统研究其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,首次报道联吡啶修饰的UiO-67类似物(ZrMOF-BIPY),揭示连接体对稳定性的影响及降解机制。
实验部分:
1.ZrMOFs合成:所用化学试剂均购自Sigma Aldrich且未进一步纯化。采用Lillerud等人合成方法的放大版本,将150mg(0.641mmol)ZrCl₄与等摩尔(0.641mmol)的四种有机连接体(对苯二甲酸106mg、2-氨基对苯二甲酸116mg、联苯-4,4'-二羧酸155mg、2,2'-联吡啶-5,5'-二羧酸157mg)分别溶于10mL DMF,密封于20mL闪烁瓶,120℃加热24h,过滤后用DMF洗涤,分别制得ZrMOF-BDC(UiO-66)、ZrMOF-NH₂、ZrMOF-BPDC(UiO-67)、ZrMOF-BIPY。
2.化学稳定性测试:取约25mg各ZrMOF分别置于含5mL不同试剂(H₂O、0.1M HCl、0.1M NaOH、甲醇、异丙醇、氯仿、吡啶、丙酮)的小瓶中,室温静置24h,过滤回收固体用于分析。
3.热重分析(TGA):取约10mg各ZrMOF样品放入铂金盘,用TA Instruments Q 500热重分析仪,在20mL/min零空气气流下,以5℃/min速率从室温升至800℃,每0.5秒记录一次质量。
4.BET分析:用Quantachrome Instruments的Quadrasorb SI分析仪,在77K下测定活化前后MOF样品的氮气吸附等温线,按Walton和Snurr描述的压力范围进行BET模型拟合,计算比表面积(m²/g),样品活化条件为150℃真空过夜,样品用量20-30mg。
5.水蒸气等温线测定:用Hiden Analytical Ltd的IGA-3系列重量吸附仪,在25℃、1bar下测定。样品用量20-35mg,先150℃真空原位活化至质量不再变化,以干燥空气为载气,通过调节饱和空气与干燥空气比例控制相对湿度(RH),吸附实验进行至90%RH,总气体流速200cm³/min,每个吸附点平衡时间15min-24h,之后重新活化样品计算BET比表面积损失。
6.粉末X射线衍射(PXRD):用PANalytical X'Pert X射线粉末衍射仪(配备X'celerator检测器),在45kV、40mA下,用Cu Kα辐射(λ=1.54Å),以2θ=0.033°的步长(每步10.08s)在相应2θ范围内扫描,使用无背景圆盘减少背景散射,用Accelrys的Material Studio 6.0中的Reflex模块处理衍射图谱。
7.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ATR-FTIR):用配备单反射金刚石晶体的Bruker Platinum ATR附件的Bruker Tensor 27 FTIR,在4000-600cm⁻¹范围内,以4cm⁻¹分辨率对化学暴露前后的ZrMOFs进行16次扫描并取平均值。
分析测试:
1.PXRD分析:ZrMOF-BDC与ZrMOF-NH₂同构且晶胞尺寸相近,ZrMOF-BPDC与ZrMOF-BIPY同构;经水等温实验后,ZrMOF-BPDC和ZrMOF-BIPY结晶度几乎完全丧失(图S1-S4);加热实验中,ZrMOF-NH₂在350℃呈无定形,550℃时各ZrMOF出现四方相氧化锆特征峰(2θ≈30.5°、35.0°),800℃时出现单斜相氧化锆特征峰(2θ≈28.2°、31.6°、34.7°、35.3°);化学暴露后,ZrMOF-BDC和ZrMOF-NH₂仅在0.1M NaOH中结构破坏呈无定形,ZrMOF-BPDC在水、0.1M HCl和0.1M NaOH中结构破坏,ZrMOF-BIPY在水、甲醇、异丙醇等多种试剂中显著结构破坏,部分出现单斜相ZrO₂峰。
2.TGA分析:ZrMOF-BDC和ZrMOF-BPDC热分解温度约520℃,ZrMOF-BIPY为480℃,ZrMOF-NH₂降解步骤不尖锐,在300-500℃范围内逐渐分解。
3.BET分析:暴露前,ZrMOF-BDC比表面积1080m²/g,ZrMOF-NH₂1005m²/g,ZrMOF-BPDC2145m²/g,ZrMOF-BIPY2385m²/g;水等温实验后,ZrMOF-BDC仍为1080m²/g,ZrMOF-NH₂1015m²/g,ZrMOF-BPDC和ZrMOF-BIPY均降至约10m²/g。
4.水蒸气等温线分析:298K下,ZrMOF-BPDC和ZrMOF-BIPY吸水率低于ZrMOF-BDC和ZrMOF-NH₂;ZrMOF-NH₂在RH<20%时发生微孔填充,ZrMOF-BDC在RH≈30%时发生,ZrMOF-BIPY和ZrMOF-BPDC因孔径大,微孔填充在更高RH下发生,且解吸步骤存在滞后现象。
5.ATR-FTIR分析:ZrMOF-NH₂在1626cm⁻¹(N-H剪式振动)和1356cm⁻¹(芳香族C-N伸缩)有特征峰;ZrMOF-BIPY与ZrMOF-BPDC环振动峰位置不同;ZrMOF-BDC在NaOH中暴露后,红外峰与Zr(OH)₄相似,在HCl中暴露出现羧酸特征峰;ZrMOF-BPDC和ZrMOF-BIPY在NaOH中结构破坏,在HCl中出现羧酸特征峰。
6.结果揭示的性质和机理:连接体的官能团和芳香环数量影响ZrMOFs的热稳定性(如-NH₂和联吡啶通过诱导效应削弱键降低热稳定性)和化学稳定性(单环连接体MOFs孔径小,溶剂分子难接近金属-羧酸盐位点,稳定性高;联吡啶连接体易使质子型化学品去质子化产生强亲核试剂破坏结构);热降解中,ZrMOFs先发生碳-碳键断裂,后逐渐转化为氧化锆;化学降解中,强碱易破坏所有ZrMOFs结构,HCl对单环和双环ZrMOFs作用不同,双环ZrMOFs更易被水等破坏。

总结:
1.主要研究结果:明确不同有机连接体显著影响含Zr₆O₄(OH)₄ SBU的MOFs的热和化学稳定性,双环连接体MOFs稳定性低于单环,ZrMOF-BIPY稳定性最差;揭示了热降解(碳-碳键先断裂,后形成氧化锆)和化学降解(强碱破坏、HCl的不同作用、质子型化学品对ZrMOF-BIPY的破坏)机制。
2.创新突破:首次报道ZrMOF-BIPY;系统探究连接体对Zr₆O₄(OH)₄型MOFs稳定性的影响;提出的降解机制可用于预测同类MOFs在溶剂中的稳定性。
3.潜在意义和引用:为MOFs的结构设计和稳定性优化提供参考,助力其在工业和商业领域的合理应用,相关研究结果和方法可为后续MOFs稳定性研究提供借鉴。
Stability and Degradation Mechanisms of Metal-Organic Frameworks containing the Zr₆O₄(OH)₄ Secondary Building Unit
文章作者:Jared B. DeCoste, Gregory W. Peterson, Himanshu Jasuja, T. Grant Glover, Yougui Huang, Krista S. Walton
DOI:10.1039/c3ta10662d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rsc.org/en/content/articlelanding/2013/ta/c3ta10662d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