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镍 (II) 吡唑羧酸酯框架从 N₂O/N₂/CO₂/O₂混合物中同时捕获 N₂O 和 CO₂
镍 (II) 吡唑羧酸酯框架从 N₂O/N₂/CO₂/O₂混合物中同时捕获 N₂O 和 CO₂
北京工业大学李建荣教授团队在《美国化学会志》(J. Am. Chem. Soc., 2025, DOI: 10.1021/jacs.5c01676)中报道了一种 Ni (II)- 吡唑羧酸酯框架材料 BUT-167,首次实现了从 N₂O/N₂/CO₂/O₂四元混合气体中同时捕获 N₂O 和 CO₂。该材料对 N₂O 展现出优异的吸附能力(40 kPa 下 135.8 cm³・cm⁻³)和高堆积密度(790 mg・cm⁻³),远超已报道的吸附剂;对 CO₂在 4 kPa 下吸附容量达 101.5 cm³・cm⁻³。BUT-167 对 CO₂/N₂(4:96, v/v)和 N₂O/N₂(40/60, v/v)的选择性分别为 257.6 和 135.7,且在干燥和潮湿条件下经多次吸附 - 解吸循环仍保持稳定性能。单晶 X 射线衍射分析表明,其狭窄通道结构通过多重氢键相互作用增强了对 N₂O 和 CO₂的亲和力。

研究背景
1. 行业问题
N₂O 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,全球变暖潜力约为 CO₂的 273 倍,同时也是平流层臭氧消耗的主要物质。 adipic acid 生产是 N₂O 的主要工业排放源之一,其尾气通常包含 N₂O(38%)、N₂(53%)、CO₂(4%)、O₂(5%)和水蒸气,需有效去除 N₂O 和 CO₂以减少环境影响。
现有工业去除技术存在缺陷,如 CO₂采用碱性溶液吸收,N₂O 通过高温热分解(700-1300℃)或贵金属催化分解(约 500℃),这些方法能耗高、成本昂贵且操作复杂。
2. 研究现状
多孔材料尤其是金属有机框架(MOFs)因可调孔结构和表面功能,在气体分离中展现潜力,可实现多种杂质或污染物的同时捕获。
然而,针对 N₂O 去除的研究相对有限,且从上述四元尾气混合物中同时吸附捕获 N₂O 和 CO₂的研究尚未见报道,低浓度 CO₂(4%)和高水蒸气含量(约 60% 相对湿度)给选择性吸附带来挑战。
3. 本文创新
开发了 Ni (II)- 吡唑羧酸酯 MOF 材料 BUT-167,通过单晶到单晶转化构建三维微孔结构,实现四元混合气体中 N₂O 和 CO₂的同时高效捕获。
利用狭窄通道和丰富氢键供体,增强对 N₂O 和 CO₂的限制效应和吸附亲和力,解决低浓度 CO₂吸附和高湿度下竞争吸附问题。
实验和分析
1. 材料合成与表征
合成:通过溶剂热反应制备二维结构 BUT-166 [Ni (HPyC)₂・2EtOH],真空加热去除乙醇后,羧酸酯氧原子与 Ni²⁺进一步配位,经单晶到单晶转化形成三维结构 BUT-167 [Ni (HPyC)₂],其具有约 3 Å 直径的一维通道,吡唑基团的 N-H 键朝向通道内部。
表征:粉末 X 射线衍射(PXRD)证实 BUT-167 的相纯度和结构转变;热重分析(TGA)显示 BUT-167 热稳定性达 250℃;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表明结构转化前后形貌保持块状;单晶 X 射线衍射分析揭示 N₂O 和 CO₂分子在通道内的强限制作用及多重氢键相互作用。
2. 应用性能测试
吸附性能:298 K 下,BUT-167 对 N₂O 在 40 kPa 吸附容量 135.8 cm³・cm⁻³,CO₂在 4 kPa 吸附容量 101.5 cm³・cm⁻³,均优于多数已报道材料;N₂O 堆积密度 790 mg・cm⁻³ 为 MOF 中最高,CO₂在 4 kPa 堆积密度 590 mg・cm⁻³ 超过超临界 CO₂密度(448 mg・cm⁻³)。
选择性:理想吸附溶液理论(IAST)计算显示,CO₂/N₂(4:96)和 N₂O/N₂(40:60)选择性分别为 257.6 和 135.7。
动态分离与稳定性:突破实验表明,对四元混合气体,N₂和 O₂快速穿透,N₂O 和 CO₂被有效捕获,纯度超 99.99%;潮湿条件(60% RH)对分离性能影响可忽略,五次循环测试显示性能稳定,晶体结构和形貌保持完好。
3. 性能原因分析
结构优势:狭窄一维通道(约 3 Å)提供强限制效应,吡唑基团的 N-H 键作为氢键供体,与 N₂O 的 N、O 原子及 CO₂的 O 原子形成多重范德华相互作用(距离 2.8-3.3 Å),增强吸附亲和力。
适度吸附热:N₂O 和 CO₂的等压吸附热(Qₛₜ)分别为 36.3 kJ・mol⁻¹ 和 35.8 kJ・mol⁻¹,利于温和条件下解吸再生。
动力学选择性:水吸附速率远慢于 N₂O 和 CO₂,结合适度水亲和力,减少潮湿环境下的竞争吸附影响。



总结
1. 成功制备三维 MOF 材料 BUT-167,实现 N₂O/N₂/CO₂/O₂四元混合气体中 N₂O 和 CO₂的同时高效捕获,吸附容量、选择性和循环稳定性优异。
揭示狭窄通道和氢键相互作用是提升吸附性能的关键,材料在干燥和潮湿条件下均表现出稳健的分离能力。
2. 首次报道从四元尾气混合物中同时捕获 N₂O 和 CO₂的多孔材料,填补相关研究空白。
通过单晶到单晶转化策略构建功能化微孔结构,为设计高效气体分离 MOFs 提供新路径。
3. 为 adipic acid 生产等工业尾气中温室气体的低成本、低能耗处理提供可行方案,推动 MOFs 在实际环境治理中的应用。
研究思路和结构设计策略可借鉴于其他多组分气体分离体系,促进多孔材料在能源与环境领域的进一步发展。
Simultaneous Capture of N₂O and CO₂ from a N₂O/N₂/CO₂/O₂ Mixture with a Ni (II)-Pyrazolecarboxylate Framework
文章作者:Xin Zhang, Muzi Li, Yan-long Zhao, Xiang-Yu Li, Yu Fang, Lin-Hua Xie, Jian-Rong Li*
DOI:10.1021/jacs.5c01676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jacs.5c01676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