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具有空心结构的单晶介孔金属 - 有机框架的层级工程
具有空心结构的单晶介孔金属 - 有机框架的层级工程
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、李晓民教授等(J. Am. Chem. Soc. 2025, DOI: 10.1021/jacs.5c01415)在本文中报道了一种生长与解离动力学协同策略,用于合成具有层级结构的空心单晶介孔金属 - 有机框架(meso-MOFs)。该方法采用硬模板(酸敏感 Ce-MOF 种子)与软模板(胶束)结合的双模板法,通过调节 HCl/CH₃COOH 比例调控反应体系 pH,同步控制种子解离动力学(形成空心结构)和 meso-MOF 壳层生长动力学(维持单晶性)。实验表明,所得八面体纳米颗粒具有可控的空心尺寸(81–1120 nm)和可调壁厚(28.6–61.3 nm),且保持单晶完整性。基于此策略,进一步制备了空心开放胶囊、2D 空心、层间结构介孔 MOFs 及宏 - 介 - 微三模态多孔 MOFs 等。作为概念验证,空心 meso-MOF 膜在渗透能收集中表现出高性能(8.92 W・m⁻²),证明层级结构可调节离子分离与传输效率。

研究背景
1)行业问题
MOFs 的微孔限制:传统 MOFs 孔径小于 2 nm,限制了其在大分子吸附、催化和能量转换等领域的应用。
单晶与层级结构的矛盾:单晶 MOFs 需长程有序性,而可控层级结构(如空心、介孔)依赖模板调控,两者在动力学上存在竞争,难以兼得。
2)研究现状
模板法进展:硬模板法(如稳定限域空间)可制备宏 - 微孔单晶 MOFs,但需后处理;软模板法(如胶束组装)可构建介 - 微孔结构,但界面不稳定导致尺寸控制困难。
现有挑战:缺乏同时精确调控模板解离与壳层生长的策略,复杂层级结构(如空心、多层)的单晶 MOFs 合成仍具挑战性。
3)本文创新
动力学协同策略:通过双酸(HCl/CH₃COOH)调节 pH,同步控制种子解离(硬模板溶解)和壳层生长(软模板导向介孔形成),平衡单晶性与层级结构。
结构多样性:首次实现空心尺寸、壁厚及复杂形貌(如 2D 空心、层间结构)的精准调控,拓展了 MOFs 的层级结构设计空间。
实验和分析
1)材料合成与表征
合成方法:以 UiO-66 (Ce) 纳米颗粒为硬模板,ZrCl₄和 H₂BDC-F₄为壳层原料,Pluronic F127 为软模板,通过调节 HCl/CH₃COOH 比例(改变 pH 和酸浓度)控制界面动力学。
关键表征:
形貌与结构:FESEM/TEM 显示八面体空心结构,介孔呈六方有序排列(p6mm,孔径 7 nm);高分辨冷冻电镜和电子衍射证实单晶壳层,无晶界。
孔径与组成:SAXS 和氮气吸附 - 脱附曲线表明介孔(7 nm)与微孔共存,EDS mapping 显示壳层无 Ce 元素,证实模板完全解离。
2)应用性能测试
渗透能收集:制备含空心 meso-MOF 的膜材料,在 0.5|0.01 M NaCl 溶液中表现出优异性能,功率密度达 8.92 W・m⁻²,优于空心层间结构(7.13 W・m⁻²)和微孔结构(3.65 W・m⁻²)。
3)性能归因
动力学平衡:HCl 加速种子解离形成空心,CH₃COOH 调控壳层结晶与胶束组装,确保单晶介孔层均匀生长。
结构优势:空心结构缩短离子传输路径,介孔提升扩散效率,单晶减少晶界电阻,协同优化离子分离与传输。



总结
1)开发了一种双模板协同动力学策略,合成了空心单晶介孔 MOFs,实现空心尺寸(81–1120 nm)和壁厚(28.6–61.3 nm)的精确调控。
拓展了复杂层级结构 MOFs 的合成,包括 2D 空心、层间结构及三模态多孔材料。
验证了层级结构对离子传输的优化作用,在渗透能收集中取得高性能。
2)首次通过双酸调节同步控制模板解离与壳层生长动力学,解决了单晶性与层级结构的矛盾。
实现了介孔 MOFs 单晶空心结构的多维度调控,为复杂纳米结构设计提供了普适策略。
3)材料科学:为制备具有特定层级结构的单晶 MOFs 提供新方法,推动催化、分离等领域应用。
能源领域:空心介孔结构在渗透能、电池隔膜等能量转换体系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。
Hierarchical Engineering of Single-Crystalline Mesoporous Metal–Organic Frameworks with Hollow Structures
文章作者:Zirui Lv, Minchao Liu, Yi Yang, Tianhao Chen, Wenyu Yang, Yijin Wang, Zaiwang Zhao, Kun Lan, Tiancong Zhao, Qiaowei Li, Xiaomin Li*, Dongyuan Zhao*
DOI:10.1021/jacs.5c01415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jacs.5c01415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