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86-21-51987688
首页 > 行业动态 > 非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展示高质子传导性
非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展示高质子传导性
英国利物浦大学Andrew I. Cooper与Laurence J. Hardwick团队在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》发表的论文(DOI: 10.1021/jacs.5c01336)中,首次报道了两种基于卤化物的非金属有机框架(N-MOFs)材料TTBT.Br和TTBT.Cl的质子传导性能。通过晶体结构预测(CSP)设计合成的两种水稳定材料,在70℃、90%相对湿度(RH)条件下表现出高达1.1×10⁻¹ S cm⁻¹的质子电导率(TTBT.Br),接近商业化Nafion膜性能(7.5×10⁻² S cm⁻¹),且优于多数金属有机框架(MOFs)和多孔有机盐材料。溴化物N-MOF的优异性能归因于其高结晶度、强铵盐相互作用及17 mmol g⁻¹的水吸附能力。


研究背景
​​1.行业问题​​:
质子传导材料是燃料电池、电解池等氢能技术的核心,现有材料(如Nafion)存在成本高、湿度依赖性强的局限性;MOFs虽可调但金属节点易水解,稳定性不足。
​​2.研究现状​​:
MOFs通过引入磺酸基团或负载酸分子(如H₂SO₄)提升质子传导率,但金属稳定性受限。
多孔有机盐(如CPOS-1、iHOF-16)虽避免金属问题,但最高电导率(单晶0.388 S cm⁻¹)难以规模化应用。
​​3.本文创新​​:
提出非金属有机框架(N-MOFs)概念,以卤素阴离子替代MOFs中的金属节点,兼具高稳定性和可设计性。
利用CSP预测热力学稳定结构,首次实现N-MOFs的可控制备与质子传导性能优化。

实验与分析
1)材料合成与表征
​​合成方法​​:通过三嗪衍生物(TTBT)与HX(X=Cl, Br)在四氢呋喃中快速沉淀,制备TTBT.X(X=Cl, Br)粉末,经压片后测试。
​​结构表征​​:粉末XRD与CSP预测结构匹配,确认等网状结构(图1c);TTBT.Br的CO₂吸附量更高(干态),水吸附量达17 mmol g⁻¹(TTBT.Cl为12.5 mmol g⁻¹)。
2)应用性能测试
​​质子传导率​​:TTBT.Br在70℃、90% RH下电导率达1.1×10⁻¹ S cm⁻¹,比TTBT.Cl(2.9×10⁻² S cm⁻¹)高1-2个数量级(图3a),超过多数MOFs(如UiO-66-(SO₃H)₂的8.2×10⁻² S cm⁻¹)。
​​湿度依赖性​​:TTBT.Br的活化能从0.67 eV(60% RH)降至0.33 eV(90% RH),表明水分子促进质子跳跃传导机制(图3b,d)。
3)性能提升原因
​​结构稳定性​​:CSP预测的孔道结构热力学稳定,确保水吸附与质子传输通道的持久性。
​​卤素效应​​:Br⁻与胺基的强相互作用(ΔpKa=13.1)优化铵盐网络,提升水吸附量与质子解离效率。
​​高结晶度​​:TTBT.Br的CO₂吸附能力与PXRD峰强度均优于TTBT.Cl,表明更优的结晶性有助于质子传导路径的连续性。




总结
​​1.N-MOFs首次实现高质子传导(TTBT.Br达1.1×10⁻¹ S cm⁻¹),性能接近Nafion且优于多数MOFs。
​​2.基于CSP的N-MOFs设计范式,突破传统金属框架限制,提供非金属多孔材料新思路。
​​3.为燃料电池、氢能器件提供低成本、高稳定性的质子传导材料,推动非金属框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。

​​Non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Exhibit High Proton Conductivity
​​文章作者​​:Megan O’Shaughnessy, Jungwoo Lim, Joseph Glover, Alex R. Neale, Graeme M. Day, Laurence J. Hardwick*, Andrew I. Cooper*
​​DOI​​:10.1021/jacs.5c01336
文章​​链接​​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jacs.5c01336

​​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