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UTSA-280】通过刚性金属-有机框架对乙烯进行分子筛分
【UTSA-280】通过刚性金属-有机框架对乙烯进行分子筛分
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(USTA)Banglin Chen、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(NIST)Wei Zhou等学者在(Nature Mater 2018, 17, 1128–1133 )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中,报道了一种从乙烷中分离乙烯的新型超微孔金属-有机框架(MOF)材料[Ca(C4O4)(H2O)](简称UTSA-280)。该材料具有刚性的一维通道,通道的孔径大小与乙烯分子相当,利用尺寸、形状匹配和高刚性特性,实现了乙烯和乙烷的分子筛分。实验结果表明,UTSA-280在常温常压下对乙烯的吸附量达到88.1 cm³ cm⁻³(2.5 mmol g⁻¹),而对乙烷的吸附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(0.098 mmol g⁻¹),展现出超过10,000的超高乙烯/乙烷选择性。此外,该材料具有水稳定性,可通过简单的化学方法大规模合成,为化工行业乙烯/乙烷分离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节能技术。

研究背景
1.行业问题:乙烯是石化工业的重要产品,全球年产量超过1.5亿吨。目前乙烯的提纯主要依赖低温精馏技术,该技术能耗极高,占化工行业能耗的很大比例。乙烯和乙烷分子尺寸和挥发性非常接近,使得它们的分离极具挑战性。
2.研究现状:MOF材料因其可调控的孔结构而被广泛研究用于气体分离。尽管已有多种功能化MOF吸附剂被开发,但它们对乙烯和乙烷的选择性仍然有限,且存在活性金属位点的回收问题、高能耗以及水稳定性问题。常见的分子筛分策略可完全分离目标成分,但此前尚未有MOF材料能够实现乙烯和乙烷的完全筛分。
3.本文创新:作者通过精确调控MOF材料的孔径和形状,提出了一种具有刚性一维通道的超微孔MOF材料UTSA-280,实现了乙烯分子的高效吸附和乙烷分子的完全排斥。该材料的孔径大小(约14.4 Ų)介于乙烯和乙烷的最小横截面积之间,利用分子尺寸和形状的精确匹配,达到了理想分子筛分效果。
实验与分析
1.材料合成与表征:UTSA-280由硝酸钙和丁二酸在温和条件下合成。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确定了其晶体结构,显示材料具有刚性的五边形双锥钙原子和一维通道。表征结果显示,UTSA-280的比表面积为331 m² g⁻¹,总孔容为0.18 cm³ g⁻¹,与理论计算值一致。材料在水环境中稳定,且在活化过程中保留了配位水分子以维持永久孔隙性。
2.应用性能测试:通过单组分气体吸附等温线实验,UTSA-280在298 K和1 bar条件下对乙烯的吸附量为2.5 mmol g⁻¹,远高于基准沸石材料;而对乙烷的吸附量几乎为零。在低温条件下,乙烯吸附量进一步增加,但乙烷吸附量仍无明显变化。突破实验表明,UTSA-280能够从乙烯/乙烷等摩尔混合气中高效分离乙烯,乙烯产量达到1.86 mol kg⁻¹。此外,该材料在复杂的裂解气流(含多种杂质)中仍能有效富集乙烯。
3.性能原因分析: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,UTSA-280与乙烯分子之间存在弱的C–H···O氢键和π···π堆叠相互作用,这使得乙烯分子能够以最优取向进入通道,而乙烷分子因尺寸较大无法进入通道。材料的高刚性确保了在吸附过程中孔径不会发生变化,从而实现了对乙烷分子的完全排斥。



总结
1.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刚性一维通道的超微孔MOF材料UTSA-280,实现了乙烯和乙烷的高效分子筛分,展现出超高选择性和吸附容量。
2.首次实现了MOF材料对乙烯和乙烷的完全筛分,突破了传统MOF材料在相似分子分离中的局限性。同时,该材料具有水稳定性、可大规模合成和再生性能优异等特点。
3.为化工行业乙烯/乙烷分离提供了一种节能、高效的新型技术,有望显著降低分离过程的能耗和成本。此外,该研究为其他复杂气体分离体系的MOF材料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。
Molecular sieving of ethylene from ethane using a rigid metal–organic framework
文章作者:Rui-Biao Lin, Libo Li, Hao-Long Zhou, Hui Wu, Chaohui He, Shun Li, Rajamani Krishna, Jinping Li, Wei Zhou & Banglin Chen
DOI:10.1038/s41563-018-0206-2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63-018-0206-2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